2023-2024学年浙江省嵊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预测题.docx
-
资源ID:76490530
资源大小:29.1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嵊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佃农(diàn) 妯娌(yóu) 辍学(chuò) 祖籍(jí)B衙门(yá) 溺死(nì) 血溅(jiàn) 哭泣(qì)C豪绅(shn) 慰勉(wèi) 蛮横(héng) 庚子(gng)D私塾(shú) 调料(diào) 仁慈(cí) 聊叙(liáo)2、下列词语的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潇洒 镌刻 精心动魄 窜改历史B铭记 遁形 眼花瞭乱 百手起家C浩瀚 初衷 始志不渝 梦中噫语D敦皇 绥靖 寒风凛洌 呼笑而去3、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_说真话,讲真理,写真实的品德,在这位历史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风骨,也是我们为人和为文时最需要秉持的宝贵精神文学家,说到底也是历史学家。所以,文学家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章怀太子那句“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的箴言,是要谨记在心的。同样,有良知的文学家,也不应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闭上眼睛,躲进象牙之塔,玩弄风花雪月,而是应该不懈追求真知,始终关注现实。因为今天的现实,即是明天的历史,所有那些传之于世而不朽的小说名著戏剧经典诗歌杰作,无不具有历史价值,道理就在这里。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从古至今,都是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不看着谁的脸色来写作的。ABC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要求填空。 (1)杜甫在春望中运用拟人手法抒发国破悲伤之情的诗句是:_,_。(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描写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 _,_。(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 _, _。(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注释】虞:考虑,防范。从:同“纵”。罄(qìng):用尽,消耗殆尽。干戈不戢(jí):战事终年不休。殒(yn):死亡。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舜发于吠亩之中 发:(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3)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4)恃其富强 恃:(5)殒于匹夫之手 匹夫: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3【甲】文第 2段在说理时,先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谈,后从 _的角度来谈,最后归结出中心论点:“_ ”。4结合【乙】文说一说,“死于安乐”在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列夫·托尔斯泰,完成下面小题。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1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B他有着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C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的大胡子。D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2下列对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这句话通过写眼睛来写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B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这句总站式的一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平常人的外表)C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的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托尔斯泰晚年实现了世界观转变,对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否定,对国家、教会进行猛烈抨击,宣扬博爱修身、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之路,所以“阴云才消除”“悲凉之地解冻”)D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托尔斯泰批判社会丑恶现象,遭到敌对势力的反击,一生中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3文中引用了高尔基的一句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来描述托尔斯泰的眼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托尔斯泰眼界很宽,能一下子看见许多事物。B这句话是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调侃之语,没有实在意义。C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道出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D高尔基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托尔斯泰的眼光很灵活。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不仅抓住人物的肢体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更聚焦于托尔斯泰的眼睛,试图探寻并揭示托尔斯泰的灵魂和精神世界。B本文在对托尔斯泰的眼睛进行描写时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精妙地写出托尔斯泰的眼睛敏锐、犀利、有深刻洞察力,同时也有柔情的一面。C本文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做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D本文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曲折起伏,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词填空。(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_(完美 完整)的图画而存在,决不_(允许 容许)有欠美伤美的_(地方 败笔)。(2)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_(虽然 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_(但是 也)能得到美的享受。(3)谁_(如果 既然)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_(就 可)不该错过。七、作文(共40分)根据下面的材料作文。俗语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把一颗种子埋在土里,将来就会结出果实。其结果也许是美好的,也许是令人失望的。请你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发挥你的想象力,将下列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就这样,埋下一颗_的种子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