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490568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晦暗(huì) 闭塞(si) 亢奋(kàng) 飞溅(jiàn)B恬静(tián) 羁绊(j) 烧灼(zhuó) 冗杂(róng)C颤栗(chàn) 骤雨(zhòu) 震撼(hàn) 磅礴(bàng)D瞳仁(tóng) 戛然(jiá) 辐射(fú) 蓦然(mò)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帐蓬 器材 鲜有人迹B考查 锯痛 精雕细刻C蜷卧 辩别 熠熠烁烁D山崖 懈怠 奇形怪状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后来居上。B现在有些国家干部,不求廉洁奉公,只讲礼尚往来。C勤能补拙的例子,在古代是不胜枚举的。D看着他走路的样子,大家都忍俊不禁,甚至有两个笑得前仰后合。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战。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能力。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意思补充句子当好朋友要离你远去,你将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作为临别赠言,鼓励好友乐观地面对新生活。夜雨寄北中既能表现作者孤独苦闷的深切思念之情,又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句子是:_,_?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历史是要向前发展,潮流不可阻挡的句子是:_,_。淮上与友人别一诗中烘托离人特殊心情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马说,完成下面小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是马也”中的“是”意思相同的两项是_和_(填序号)自以为是 是非之地 年年如是 回头是岸 是可忍,孰不可忍2在反复诵读马说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文中有三个句子的结尾语气词“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以下是三位同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理解:这句写的是千里马被埋没的不幸遭遇:遭受屈辱,沦落庸常,最终在屈辱中死去,不以日行千里著称。所以此处的“也”应读出作者对千里马的无限痛惜之情。B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理解:这句写的是千里马“食不饱”的严重后果,而这都要归于“食马者”的无知。此处的“也”,与“安”构成反诘问句,应读出对无知的食马者的愤慨。C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理解:“其真无马邪”与“其真不知马也”形成设问,为食马者进行辩解,认为“食马者”埋没千里马另有原因,所以此处的“也”,应该读出同情的语气。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上:唐太宗。封德彝(568627):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材料二: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释】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理:加工雕琢玉石。(1)马说一文中食马者对千里马“天下无马”的论断,与材料一中“_”(填原文语句)的论断在本质上相同。(2)我们从材料二与马说中读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进行简要陈述。4有人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过分夸大了“伯乐”的作用,如果是“千里马”,即使没有“伯乐”,最终也会脱颖而出。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什么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国强则少年强许吉如今天我想说的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今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院组织同学去各个国家实地调研,我选择了去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那一天,我去办托运行李时,以色列的安检人员对我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盘问,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以色列同学跟我解释,他说我们以色列常常受到袭击,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的但是最笨的方法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他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安全感其实不影响你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不安全感催人奋进,所以今天的以色列在国防、军事、科技、农业、商业、金融,你能想到的任何领域都是世界强国。但是这样一种不安全感,一旦渗透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进每一个国民他自己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这份心安理得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这份安全感是一个国家给国民最根本的安全感。生活中的安全感,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它很多时候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国家层面的安全感,是抛开个人因素不谈,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班上有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同学,当他得知我毕业之后就要回到中国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说我很羡慕你呀,我的国家长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难民与国民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你是否一定要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一个别的国家,寄托在一纸非常冰冷的移民法案,还是说你可以轻飘飘地讲,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因为在一个别国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堂上被我们老师安排,去向大家解释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解释我们刚刚出台的二胎政策又或者是南海冲突。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也一样,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因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会赋予一个少年强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要的生活的地点、职业状态乃至是心情。因为他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你觉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为你付出。如果你觉得很安全,那是有很多人在为你承担风险。他们是边疆官兵,维和部队,外交官,公共服务的各行各业在为你和我更强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但即便不懈努力如他们,我们国家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今日中国固然强,但今日之中国少年唯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骄傲地回应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告诉他说,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中国强就是因为少年强。(选自北京卫视2015年7月8日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第一期,有删改)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作者写在以色列进行社会实践时的见闻和叙利亚同学的话有什么作用?3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4“国强”与“少年强”有什么关系?5我们的安全感来源于哪里?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颈联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B甲诗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C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乙诗首联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D乙诗是一首送别诗,借“浮云”“落日”抒发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借写“班马”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表现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甲诗首联中的“辅”和“望”字。3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六、语言表达(共10分)填入下面括号中最恰当的语句是()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_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A春风吹绿了柳枝。B春风把柳枝吹绿了。C柳枝被春风吹绿。D春风染绿了柳枝。七、作文(共40分)作文。有位外地朋友来到你的家乡,想通过品尝你家乡的特色美食来体验本地文化。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向他推荐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食。要求: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