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490656
资源大小:27.4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灼人(zhuó) 滑稽(j) 模糊(mó) 参差(c)B恍惚(hung) 突兀(wù) 臭椿树(chn) 严禁(jìn)C目眩(xuàn) 挪动(nuó) 耸立(sng) 附和(hé)D凌乱(líng) 抽噎(y) 哭泣(qì) 弹珠(d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 )A气魄 狂斓 哺育 督促B惩罚 誓言 呻吟 高梁C田垄 丰绕 默契 屏障D埋葬 鞍马 辔头 金柝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他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1月至3月,各级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开展专项整治行动。D在中国科学院年度工作会议上,科学工作者们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3)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在写景中蕴含着自然理趣的名句是:_,_。(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表现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乙】桑中生李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众犬吠声,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选自新辑搜神记)注释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豚:小猪。行:不久。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轰动、惊动。1给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一处,用“/”标出)有 病 目 痛 者 息 阴 下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及其家穿井 国人道之 欲持去 间一岁余3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丁氏穿井得一人 盲者得视B后人见桑中复生李 将复何及C闻者传语 传不习乎D以余浆灌溉 间一岁余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朝花夕拾的节选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通读选文,概括作者的心情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读完本文你对鲁迅有什么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请你展开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前两句的画面。2这是一首边塞诗,请你说说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_了一个坑。(戳、挖、捣) (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_出的神秘泉水。(流、淌、涌) (3)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_的。(完成、造就、竣工)七、作文(共40分)请以“校园友爱二三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抄袭、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