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平湖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题.docx
-
资源ID:76492036
资源大小:26.6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平湖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不见曦(x)月B素湍(chun)绿潭C夏水襄(xin)陵D重岩叠嶂(zhàn)2、下列各项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酷似 敦煌 璧画B轻舒 慷慨 绷直C漂浮 刹那 瞬间D轻盈 沸腾 由衷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A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B楼房鳞次栉比,街道平坦宽阔,这是临沂市城区的美好景象。C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骄傲。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语意,写出相关的句子。(1)钱塘湖春行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_,_。(2)野望)写薄暮中所见景物的诗句是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两组文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选自苏轼放鹤亭有删减)注傃(sù):朝、向。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或短语。(1)略无阙处_(2)素湍绿潭_(3)属引凄异_(4)明年春_(5)故名之曰“放鹤亭”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3【甲】、【乙】两文中所写景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析。4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按水势涨落的顺序,描绘了三峡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之情。B【乙】文中彭城山的特点是山势连绵、山岗从四面合拢,放鹤亭就建在该山的山顶上。C【甲】、【乙】两文语言风格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D联系作者,通过揣摩,我们可知【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选文第段说明的对象是: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2选文第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所选文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第段“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黑云”和“金鳞”写出战前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B颔联中“角声满天”“燕脂”“夜紫”表现了边塞独特奇异的美景。C颈联中“半卷”“声不起”写战士们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D尾联中典故“黄金台”“玉龙”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学常识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名_,字_,是_时期的_家,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_”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_(人名)的思想,与之并称为“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感谢上苍,给我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它,我们看到母爱如涓涓细流,父爱如伟岸高山;因为它,我感受到家乡的淳朴美丽,四季的如诗如画;因为它,我领略诗词歌赋的典雅,风流人物的潇洒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