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492073
资源大小:27.5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汴梁(biàn) 绢本(jun) 瀚林(hàn) 田畴(chóu)B衣冠(gun) 遒劲(jìn) 摄取(shè) 桅竿(wéi)C擅长(shàn) 料峭(qiào) 踏青(tà) 簇拥(cù)D枢杻(sh) 沉檀(tán) 纤夫(xin) 岔道(chà)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溺爱 狼籍 铭记 如梦初醒B燥热 呓语 娴熟 白手起家C不辍 妄图 咆哮 深恶痛疾D匿名 桅杆 镌刻 殚精竭虑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只是重岩叠嶂走起来要小心。B“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起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C只见落梅山庄坐落在群山万壑之间,风景秀丽,宁静而又祥和的气氛让人望峰息心。D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林子遮天蔽日,棵棵翠绿挺拔。一阵秋风吹过,林子“沙沙”作响。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回首已往的学习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B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C校运会上,李杰用相机把参赛同学拼搏的身影和助威同学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2)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3)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丙夏日赏荷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1结合诗文意义,给下列加点词注音。浅草才能没马蹄念无与为乐者偕数友少时,雨过天晴2甲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人名),字_。乙文的作者是宋朝的_(人名),此文写于作者贬官_(地名)期间。3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4甲乙丙三篇诗文同属于写景抒情的文学作品,比较甲、乙、丙三篇,完成下表。篇目描写的自然景物体现的景物特点因景产生的情感钱塘湖春行初春的花鸟_喜爱记承天寺夜游秋冬的月亮皎洁明亮喜爱、_夏日赏荷夏日的荷花_喜爱、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问题。古人既有“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体悟,又有“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的劝谕。总之是说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同等重要。让我们背起行囊,去远足吧!园林说趣陈从周我国在园林建造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中树立着独特的风格。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给游人多处可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如此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景,这是动观。清初画家恽寿平曾有过终生难忘的游园体验:壬戌八月客吴门拙政园,秋雨长林,致有爽气。独坐南轩,只见绕堤皆芙蓉,红翠相间,俯视澄明,游鳞可取,使人悠然有濠濮【注】闲趣。自南轩过艳雪亭,渡红桥而北,傍横冈循石问道,山麓尽处有堤通小阜,林木翳如,池上为湛华楼,与隔水回廊相望,此一园最胜地也。(瓯香馆集卷十二)万顷之园难以紧凑,数亩之园难以宽绰。紧凑不觉其大,游无倦意,宽绰不觉局促,览之有物,故以静、动观园,有缩地扩基之妙。而大胆落墨,小心收拾,更为要谛,使宽处可容走马,密处难以藏针。故颐和园有烟波浩渺之昆明湖,也有深居山间的谐趣园,于此可悟消息。造园有法而无式,在于人们的巧妙运用其规律。因地制宜就是“法”。能做到园有大小之分,有静观动观之别,有郊园市园之异等等,各臻其妙,方称“得体”。中国画的兰竹看来极简单,画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折子戏,亦复喜看,每个演员演来不同,就是各有独到之处。造园之理与此理相通。苏州网师园是公认的小园,“小而精,以少胜多”。其设计原则很简单,运用了假山与建筑相对而互相更换的一个原则,无旱船、大桥、大山,建筑尺度略小,数量适可而止,亭亭当当,是小园格局。反之,狮子林增添了大船,与水面不称,不伦不类,就是不“得体”。清代汪春田重葺文园有诗:“换却花篱补石阑,改园更比改诗难。果能字字吟来稳,小有亭台亦耐看。”说得透彻极了。到今天读起此诗,对造园工作者来说,还是十分亲切的。【注】濠濮:两条河流的 名称,濠水,濮水。后指闲适无为,逍遥脱俗。1近期,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苏州园林研学旅行,请你结合“网师园”和“拙政园”的特点,为大家提供条最可取的游园建议。2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阅读本文,分别列举出“网师园”和“拙政园”中这样的观赏点。3文中多次提到造园的“法”和“理”,请用文中的八个字概括其具体意思。4文中说“造园之理与此理相通”,请问“此理”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如果你是本次研学旅行的导师,请结合“网师园”和“拙政园”中的具体景点,设计两个有趣的游园活动,并各用一个四字词写出游园活动的名称。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请合理想象,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呈现的画面。2梁启超认为这首词“绝似苏辛派”,请结合内容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写句子。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初中毕业前,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_,_。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七、作文(共40分)请以_的魅力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