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利川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492125
资源大小:28.1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利川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一楫(jí) 黍(sh) 椎髻(jì) 篆章(zhuàn)B虞山(yú) 糁(sn) 罔不(wng) 峨冠(guàn)C弥勒(lè) 贻(yí) 壬戌(x) 矫首(jio)D衣褶(zh) 髯(rán) 器皿(mn) 箬篷(ruò)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灯蛾咕噜领域夜深星澜B掌故静穆退色翠羽流苏C怅惘油坊点缀斗方大字D幽悄霄夜思慕意味深长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同学,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B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C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直接骑回家等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B党的十九大结束之后,扬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动员全市上下、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开展学习宣讲活动。C由于扬州市首家24小时城市书房的正式投入使用,使持有扬州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的读者,可以刷卡步入书屋,享受不打烊的借阅服务。D“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关雎)(2)微君之故,_?(式微)(3)_,悠悠我思。(子衿)(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_,_。(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力量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同是位列“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和柳宗元面对仕途的失意有不同的表达。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后面小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天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请你根据语境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1)其岸势犬牙差互(2)才美不外见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束手无策B安求其能千里也 无能为力C执策而临之 如临大敌D四面竹树环合 险象环生3请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_,时隐时现。(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4同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柳宗元通过_的“清幽”美与_的“凄苦”形成强烈的对比,含蓄地流露出对被贬的不满;马说一文运用_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作者_的愿望。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陕北秧歌张亚宁忽听铿锵的锣鼓声从天而降,似千军阔步前行,有排山倒海之势;似众仙齐奏鼓乐,有醉人的天籁之音;又似万马奔腾,有激越大地之威。惊叹是什么如此振奋人心。循声望去蜚声海内外的陕北秧歌扭得正欢。你瞧,七八个剽悍的陕北汉子打着红边牛皮鼓,拍着大小铜镲,敲着小铜锣呵,中年伞头手中的大花伞犹如旋转的螺旋桨,十字步扭得天旋地转。哦,一群英俊的后生和俊俏的姑娘踏着鼓点,个个生龙活虎,活灵活现哦,已一把年纪的老大爷老大娘也不甘示弱,与小伙姑娘媲美,摇着、扭着、跳着仔细听,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鼓点你扭头看去,乐队的汉子们忘乎所以,恨不得把那个红边鼓敲碎,巴不得把那把铜唢呐吹破,真想把那大小铜镲拍烂,一心想把那小铜锣击个窟窿闭上眼睛,静心地听。时而粗犷奔放,能使河流为之激扬动荡;时而稳步柔美,能使无数人为之心醉;时而缓和细腻,能使大地为之倾倒。仔细看,一群男女老少扭起来了。排是排,行是行。一会儿排成“龙摆尾”;一会儿犹如“梅花盛开”;一会儿好像“老虎扬尾”;一会儿胜似“大灯笼”;一会儿能比得过大姑娘的长辫子;一会儿好像一朵朵枣花红与绿的扇子在姑娘们手中飞起来转起来,红与绿的丝带飘起来,观者不仅是眼花缭乱,而是眼神跟着扇子起落,不知道最后的眼神落在何方。花折伞在后生们手中撑起来舞起来,撑起时,似乎要直穿云霄,舞起时,犹如飞轮旋转。手、脚、头,全部是活的,真是眼光不知道放在哪里。放在哪里都是恰到好处的。一声惊吼,两只水船上场了,像在水中一样,轻飘飘地游来游去。坐在船舱里俊俏的姑娘唱道:“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里几十几条船”这边声音一落,那边的艄公接着唱道:“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里九十九只船”酸酸的唱曲惹得人心里暖暖的,你瞧那些小孩子,被架在父亲或者爷爷的肩膀上,笑着,鼓着掌。你看看,那群帅气的小伙子,捧腹大笑忽然,两只威风凛凛的雄狮不知从何方而出,摇着脑袋,摆着身子,张着血盆大口,或凭空后仰翻滚,或高台俯卧衔球,或单狮走桩,或双狮争戏,或扮鬼脸。起势、奋起、迎宾、施礼、惊跃、酣睡、道谢,将威武之狮的喜、怒、哀、乐之状舞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时间,场内场外一只只眼睛齐聚在威武的狮子身边,整个场里凝寂一般。一个转身,狮子落地,场内场外齐声欢腾,掌声、喝彩声震荡着天空,老太太的两颗门牙差点飞落出来,歪着脖颈双手慌忙捂住。随即,一系列小节目开幕了。一群孩子戴着可爱的头盔,摇摇摆摆,可爱至极;跑驴背上的姑娘们时不时做个鬼脸,让你笑弯腰;一首首酸曲、一折折小戏、一个个滑稽小品男女老少目不暇接。这就是陕北人死了都要扭的秧歌,独具特色的陕北秧歌。1仔细阅读两段,请仿照示例进行概括。【示例】第段:扭动的男女老少,飞舞的彩扇;第段:_;第段:_。2选文以“铿锵的锣鼓声”开头,有什么用意?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陕北秧歌分为“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表演形式。队员无定数,只要喜爱扭秧歌,谁都可以进入。“踢场子”主要就是表演小节目,由过去的扳“水船”、踩“高跷”等发展到现在把陕北道情、双人舞蹈、地方小戏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形式。据此可以推断,第段描写的是“_”,第段描写的是“_”。5本文在描绘场面时,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任找一处,并分析其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甲】石壕吏节选杜甫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乙】卖炭翁节选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1【甲】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通过对比,表现了差役的_和老妪的_。【乙】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对卖炭翁的_描写,写出了他的_。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别体现了老姬和卖炭翁不合常理之举或矛盾之处,请具体阐述。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下面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动词。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开船,在桥石上一( ),( )后几步,即又( )前出了桥。七、作文(共40分)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多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