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海南省五指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492462
资源大小:26.7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海南省五指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炫耀(xuàn) 称职(chèn) 妥当(tu)B滑稽(j) 赏赐(cì) 御聘(pìn)C呈报(chén) 庇护(bì) 榛榛(zhn)D澄澈(chè) 掘起(jué) 赫拉(chì)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3、下面各项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6中收录的各种怪诞不经的比赛记录令人觉得不可思议B贵阳1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东边冷冷清清,西边却热热闹闹C她减了又长回来,改食谱换新衣,这周神采奕奕,下周又衣着邋遢D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1)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_,_?”(论语)十二章)届时,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好友和运动员。(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注重回顾,要从旧知识中“知新”的句子是“_,_”。(3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谈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并引用了我们学过论语十二章中的一段话,他说:“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4)孔子说:“_,_。”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填写的句子出自(论语十二章)(5)论语中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态度的句子是“_,_”。(6)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_,_。”(7)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若无闻也若屈伸呼吸B因往晓之未若柳絮因风起C及其家穿井悲守穷庐,将复何及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与“宋之丁氏”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闻而传之者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友人惭,下车引之D积气中之有光耀者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家无井而出溉汲( )及其家穿井( )亡处亡气( )奈何忧其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其人舍然大喜。5从【甲】文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乙】文“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选文内容。2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好像”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4作者通过写第三只猫的遭遇想告诉我们什么?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想要避免第三只猫类似的遭遇应怎么做?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这首诗前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2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想象到什么情景?感情由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为配合主题,班里准备化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句子取一个响亮的班名。请你帮忙选择一个,写出具体出处(连续两句)。修身班 致远班 志学班 励精班我选择( ),化用了诫子书中“_,_”两句,很有深意。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手法。语句通顺,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