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题.docx
-
资源ID:76492736
资源大小:61.5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脚镣(liào) 眩光(xuàn) 木梗(gng) 徘徊(pái huái)B脾腉(pì nì) 伫立(chù) 波澜(lán) 污秽(huì)C虐待(nüè) 玄衣(xuán) 稽首(j) 播弄(nòng)D雷霆(tíng) 迸射(bìng) 驰骋(chng) 犀利(x)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憋闷熏淘异想天开两肋插刀B迟疑锱株战战兢兢涓涓细流C荒唐洋溢望眼欲穿不知好歹D惦记温情如坐针毡无精打彩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构成了一幅图画。B山楂开始红了,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露出半个脸儿。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辛酸的泪水。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B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C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型默写。(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的词句:_,_。(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_,_,_。(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_,_。(4)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化用陶渊明饮酒和李清照醉花阴的句子: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材料二往时张旭善聿书,不治他技。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为旭有道,利害必明,无遗锱铢,情炎于中,利欲斗进,有得有丧,勃然不释,然后一决于书,而后旭可几也。(节选自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注释】端倪:推测亊物的始末。闲,指高闲,韩愈的友人。无遗锱蛛:连一丁点微小的差别也不放过。锱蛛,极微小的数。情炎于中:内心有热烈的火焰。利欲斗进:公利和私情不断斗争。勃然不释:情绪高涨,不能忘怀。几:接近,达到。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A穷冬烈风 蝉则千转不穷 欲穷其林B寓逆旅 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意深远C主人日再食 谓世再无知音 如是再啮D同舍生皆被绮绣 军士吏被甲 泽被后世2结合材料一,完成括号内的问题。(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翻译成现代汉语)(2)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这句话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同样是劝勉对方,但因作者与受赠者的关系不同,两则材料采用的劝勉方式也不同。请具体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单纯“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地说些同无限相关、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用生命中天然美好的元素和纯洁高尚的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仙女,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古今中外精神上的圣人、哲人,他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但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他们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单纯的心灵是精美的,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源自精美的单纯。蒙田苦思冥想创作了启示人类的“随笔”,弗洛伊德倾尽心血写出了探索心灵奥秘的皇家巨著,巴尔扎克夜以继日描绘了人间画卷,梵高饱蘸笔墨画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_。这些当之无愧的珍宝都是单纯的心灵的结晶体。 清朗明亮如蓝天丽日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洋溢着浪漫气息;读来齿颊生香的唐诗宋词,或精辟犀利,或含情脉脉这些都是绽放在单纯心灵上的五颜六色的百合。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我们通过艺术会晤那些单纯的心灵,可以走进不受世俗与物欲困扰的无拘无束的天地,获得精神上的幽静与清凉,心湖一片澄明。 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单纯的心灵。 链接材料一陶渊明是中国的头号乡村诗人,他带头开唱了乡村之歌,范成大、杨万里都是追随他的。千百年来的中国田园之美,五柳先生居头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的诗是将人、事的曲折化入自然的典范。 链接材料二我感到厌烦我从孩提时代起,既有爱说“去做”又有爱说“别做”的两个自己,是他们让我在形形色色的“肯定”与“否定”中迷失自己。这两个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词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相反方向的风我不知道我能不能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风帆。 (选自我的绝妙坏诗有改动)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2你认为第三段的画线句是保留更好还是删去更好?请阐明理由。3结合链接材料一,给本文第段横线处补充一个论据(用链接材料一中涉及的诗派成员的例子),要求与上文语意连贯。4你有过失去单纯的经历吗?叙述经历并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感悟。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如何描写战斗场面的?2“可怜白发生”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从写景视角的角度入手,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七、作文(共40分)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斑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咆哮的浪谷间争斗,从心底迸发的潜力便来支撑你的肌骨。人生历程像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初中毕业在即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完成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