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
-
资源ID:76494096
资源大小:27.3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鄂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n) 间隔(jin) 阡陌(qin) 垂髫(tiáo)B清冽(liè) 俶尔(shù) 寂寥(liáo) 悄怆(chuàng)C轩敞(chng) 峨冠(é) 矫首(jio) 壬戌(sh)D雎鸠(j) 窈窕(tio) 好逑(qiú) 荇菜(xìng)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雄辩强词夺理挑拔离间分崩离析B彷惶阳奉阴违论资排辈袖手旁观C阻碍相辅相成格物致知招摇撞骗D捡讨自圆其说出类拔萃不修边幅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异想天开,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B成都有锦里、宽窄巷子、太平巷里等著名景点,这些地方的建筑精致、小巧,鳞次栉比。C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月6日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视美方行动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D2018年开学第一课共分为四节课,令别为“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多角度诠释了对创造的理解,让观众获益匪浅。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小石潭记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_;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戴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注释:介:披上战甲。褫:解除。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骈死于槽枥之间_(2)食之不能尽其材_(3)故常奇之_(4)若无事然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B食之不能尽其材 致远之材也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力裕而不求逞D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日 啖 豆 至 数 斗 饮 泉 一 斛 然 非 精 洁 则 宁 饿 死 不 受4翻译下面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5阅读两段选文,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甲文中,千里马的不幸遭遇令人扼腕叹息,“_”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用选文中的原句填空)(2)乙文中画线的句子具体表现了千里马的_。(用自己的话概括)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境界与知识鲍鹏山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事物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我们要明白,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曾有一家报社搞国学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目问: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可有不少人甘愿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而且,当一个人整天爱关注某个明星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星座是什么,结了几次婚,又离了几次婚这类无用的知识时,他可能获得了饭桌上的谈资,但他的人格也会变得琐碎,甚至猥琐。所以,哲学家尼采说,“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其实,世界上有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还是在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根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说中午近是因为感觉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他们要孔子给个标准答案。孔子没法判断。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嘴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事实上,决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识的总量,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对人和世界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孔子早就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苏格拉底也曾经说:“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他们说这些不是谦虚,不过是说出了真相。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获得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选自解放日报,有删节)1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有不少人甘愿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的含义。4伽利略说“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莎士比亚说“知识贵在质,不在量”,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大爆炸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辩证看待知识呢?请联系本文内容,结合学习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80100字)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蒹葭,回答下列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下列对文中词语解说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追求者的深情执着。D“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以景起兴,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所思不见的惆怅心情。B本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大胆而热烈地传达出主人公执着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十分动人。C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D这首诗虽然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但,从诗的内容看,它情感韵味更加浓重。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你为丽江写一段导游词。七、作文(共40分)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