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题.docx
-
资源ID:76495058
资源大小:28.1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疲惫(pí) 熏黑(xn) 隧洞(suì) 断壁残垣(yuán)B干瘪(bi) 纤绳(xin) 魁梧(kuí) 纸张笔砚(yàn)C调解(xiè) 筛子(shi) 坎肩(kn) 如坐针毡(zhn)D腌臜(yn) 隐匿(nì) 坍塌(tn) 呱呱坠地(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腻烦 怨怅 倾颓 箪食壶浆B腆着 商酌 发怔 如雷灌耳C磕头 拜谒 疏懒 尖嘴猴腮D促狭 讳言 岔气 唯唯连声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勤奋努力历来是事业有成的不二法门。B旧社会人们常遭受饥饿,现在可以饱食终日了。C王教授学识渊博,写起文章来能随意地断章取义。D李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讲起来强聒不舍,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4、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B厉害了,我的国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将祖国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在大荧幕上,引发了观影热潮。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苏轼水调歌头(1)宋朝的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_,_”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2)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的下片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选自战国策,【注释】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效:献,呈献。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闻之 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 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 许:答应D王且何利 利:好处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4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杨孝文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史学家钱穆和张其昀谈到炎黄血战的原因时,都认为这场战争实因食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而起。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舜帝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春秋战国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这些重要的产盐国,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真可谓“得盐者得天下”。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B春秋战国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C秦国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之后,进行了“商鞅变法”,开始食盐专营,开征盐税。D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2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引史记和史学家的论述,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盐。B第两段介绍“盐政”,说明盐进一步促进了国家与民族的整合。C第段介绍历代对私人售盐的严厉惩治措施,其目的是说明盐私售的巨大危害。D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各种史实为例,使说明更具体、更可信。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于作者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遇,酒席上白居易作诗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刘禹锡于是作此诗答谢。B颔联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闻笛赋”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借“烂柯人”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怀念。C“凄凉地”“弃置身”点明诗人被贬谪、遭弃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之情。D本诗四联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2下列古诗句所表达的人生态度与本诗所表达的人生态度不同的一项是(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C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六、语言表达(共10分)某校规定,眼睛不近视或一个学期视力下降不超过0.1的学生,才能评“三好学生”。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规定的看法。(10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_从未走远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孔子向师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师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师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只有专一坚持,才会有所作为。要求: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