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docx
-
资源ID:76495534
资源大小:27.8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哄骗(hng) 闹哄(hong) 起哄(hng) 叉港(chà)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C撺掇(cun duó) 凫水(fú) 桕树(jiòu) 旺相(xiàng)D皎洁(jo) 归省(xng) 絮叨(xù) 舟楫(jí)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帷幕 潮汐 雾霭 花香鸟语B悬殊 致密 凋零 偷偷摸摸C萌发 踪迹 追溯 草长莺飞D邀请 希疏 次弟 周而复始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中,我们读懂了他们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当前,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战场。翻开中华民族的医学史,“医者仁心”“医道无私”的理念世代相传。广大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生动彰显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不懈追求,在最危险的地方展现出最崇高的精神品质。面对疫情,多少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战士“请战出征”。ABCD4、(荆州中考)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B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问题。(1)本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一句话是: _(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上令封德彝举贤, 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 , 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568 -627);名伦,字德彝, 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 槽枥:马槽。B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C上令封德彝举贤 举:举荐。D各取所长 长:长处。2下列句子朗读语气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陈述语气)B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诘问、祈使语气)C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反问语气)D德彝惭而退。(陈述语气)3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B乙文中唐太宗认为,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是发现并使用自己国家的人才的。C甲乙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D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5阅读甲乙两文内容,选择其中一处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 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 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指的是( )A劳动人民心中理解的话。B布谷鸟唱歌。C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D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2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3第段“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一句中的“一定”能否删掉?为什么?4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5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五、诗歌鉴赏(共5分)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乙】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1关于两诗的相同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诗中都体现了对朋友的不舍与留恋。B这两首诗都是五言律诗,都是送别诗中的典范。C这两首诗都是情景交融,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D这两首诗的颈联都对仗工整,堪称对偶佳句。2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烟望五津”中,一“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B王勃安慰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C饯别王十一南游诗人借助眼前的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D刘长卿在饯别王十一南游中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意。六、语言表达(共10分)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艾青诗选和傅雷家书都体现了这一主题。请在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简要阐述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要求:艾青诗选举出具体篇目;傅雷家书结合具体内容。50字以内。我选名著_简要阐述_七、作文(共40分)微写作“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某校九年级开展“博览经典,广知增智”名著阅读交流活动,在“话朋友”交流会上。要求与名著中的人物交友,下列朋友你最想结交的是哪一个?请结合名著内容写一段发言稿。(150字左右)A.朝花夕拾:少年迅哥儿的朋友少年闰土。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般的战士保尔·柯察金。C.水浒传:林冲的朋友鲁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