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郑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496006
资源大小:28.9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郑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俨然(yn ) 阡陌( xin ) 豁然开朗( huó )B垂髫( tiáo ) 平旷(kuàng ) 怡然自乐( yí)C邑人(yì ) 遂迷(suí ) 便要还家(yo )D郡下(jùn ) 问津(jng ) 诣太守(y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裸露 菁纶 雕塑 气喘吁吁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D孺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3、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B寒冬腊月,屋外衰草连天 , 大兴西甜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C在百年风雨回眸,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的源远流长。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年年如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C在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中,给运动员增添了无穷的力量。D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关雎)(2)_,如三月兮!(子衿)(3)佁然不动,_,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有删节)注释:本文写于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斫(zhúo):砍伐。培塿(lóu):小土堆。颢气:同“浩气”,指天地间的大气。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以其境过清(3)遂命仆人过湘江。(4)是岁,元和四年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2)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3【甲】文的第2段中“无一字写水,却处处写水”,作者是怎样从侧面写出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4【甲】文和【乙】文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壶口瀑布梁衡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间。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竞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剥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换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986年6月1文章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哪些特点?2第段中,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3品析选文画线句子,说说它的妙处。4第段结尾“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作者在课文最后一段这样写道:“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这伟大”指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及要去的地方。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以写景起兴,对仗工整。C颔联写出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点明离别的必然性。D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流露出自己因为朋友离去的伤感之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缘溪行 缘:_(2)落英缤纷 缤纷:_(3)欲穷其林 穷:_(4)仿佛若有光 仿佛:_(5)才通人 才:_(6)屋舍俨然 俨然:_(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_(8)阡陌交通 阡陌:_(9)鸡犬相闻 相闻:_(10)悉如外人 悉:_(11)具答之 具:_(12)咸来问讯 咸:_(13)遂与外人间隔 遂:_ 间隔:_(14)皆叹惋 叹惋:_(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_(16)此中人语云 语:_(17)便扶向路 扶:_ 向:_(18)及郡下 及:_(19)诣太守 诣:_(20)欣然规往 规:_(21)后遂无问津者 问津:_七、作文(共40分)请就本学期推荐阅读的傅雷家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要求: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走一个片段来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时,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