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巩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模拟题.docx
-
资源ID:76496418
资源大小:27.9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巩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瞥见(pi) 感慨(ki) 亵渎(xiè) 间不容发(jiàn)B劫掠(jié) 琉璃(liú) 汲取(jí) 恪尽职守(kè)C旁骛(wù) 强聒(gu) 摇曳(yè) 随声附和(hé)D踌躇(chóu) 造诣(zh) 惊骇(hài) 敬业乐群(lè)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汹涌 大漠 蠢笨 畏缩B白沫 慌凉 耀眼 歌谣C激昂 忧惧 记载 既使D宛如 审察 配合 海鸥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项A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携手开创“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的美好未来。B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C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当仁不让”等。D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用品,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分发到各社区。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D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填空。(1)“广故数言欲亡”的目的是:_,_,_。 (2)陈胜的一句“_”道出了千古壮士之心声,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 (3)文中写起义队伍迅速壮大的句子是: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到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a)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 (b)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c)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d)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在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1给加点的字注音。夹袄( ) 蒲包( ) 颓唐( )2在文中的里填写的标点符号是( )。A; ? ! ,B, ? ! ,C; ? ! :D, ? ! :3写出选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时间:_ 地点:_人物:_ 事件:_4分析第段中画序号的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a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好喝懒做,四体不勤。Bb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Cc句是动作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Dd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虽有钱却舍不得花的吝啬心理。5第段中两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B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C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D增加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6掌柜一再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对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掌柜唯利是图,一心只想到钱。B含蓄地表现孔乙己的地位低下,全部身价还不如十九个钱。C担心孔乙己不能还他的钱。D表明孔乙己每况愈下,穷困潦倒。7对第段话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是否已经死了,没有根据,作者无法交代清楚,所以用“大约”“的确”自相矛盾的状语反映这一事实。B作者通过“大约”“的确”这样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矛盾的心境。C“的确”表示准确无误,“大约”表示不准确的估计,作者通过似乎矛盾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不希望孔乙己这样悲惨地死去的意愿。D作者运用看似矛盾的两个状语,深刻地揭示孔乙己活着无人关心,死后无人过问的悲惨命运。8“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赏析宋词破阵子,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2画线句达到了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示例:讲台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备选词语: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七、作文(共40分)半命题作文。春暖花开,柳舞莺啼,那是美妙的青春旋律;朔风卷雪,枭鸟怪鸣,那是黯淡的青春音符。成功它并不平凡,是暴风雨后的彩虹;失败也并不简单,是千锤百炼的锻造。在你青春潋滟的波光中,一定有酸甜苦辣的生活体验,有五彩缤纷的人生梦想,有敢为人先的探索追寻请以“ ,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填写“拼搏”“坚强”“尽责”“感恩”“诚信”“追逐梦想”“成就美德”等,你也可以自行提炼一个词语或短语填写在横线上,进行写作。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