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清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
-
资源ID:76496508
资源大小:27.0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清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涸(ké) 缝腺(fèng) 殉职(xùn) 狭隘(ài)B油笔(b) 废墟(x) 坍塌(tn) 附和(hè)C凌乱(líng) 派遣(qin) 热忱(zhn) 纯粹(cuì)D佩服(pèi) 饱满(bo) 酬劳(cóu) 攀登(pn)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无常”的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善良。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对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的描写。C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想拯救国民的书写。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舟山渔民捕获长约90厘米,重49斤的野生海鲫鱼,令人喜出望外。B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C看到有人落水,岸上的人们都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救人。D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为明天的考试担忧。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中心广场前的旗杆上。B学校开展消防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C学校领导表示要继续推广汉字听写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D双减实施后,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2)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3)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_,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论语十则)(4)晏殊浣溪沙的“_,_”反映出美好事物的消逝往往伴随着重现,表现了人们在怅惘的同时也会感觉一丝欣慰的微妙情绪。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选自世说新语·方正)【注释】卢志:字子道,历任成都王左长史、中书监。父亲是魏朝卫尉卿卢珽,祖父是魏朝司空卢毓。陆士衡:陆机,字士衡,历任著作郎、平原内史。父亲是吴国大司马陆抗,祖父是丞相陆逊。何物:什么人。魏晋人重视避讳,不能当面说出对方长辈的名字,直指祖父、父亲名字,最为无礼。士龙:陆云,字士龙,是陆机的弟弟。鬼子:骂人用语。谢公:即谢安,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3)既出户( )2根据对话,推测句意,揣摩语气。猜读,是读文言文的一种策略,就是根据上下文对字词句的意思进行推测。陆云:“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译文:“何必要这样呢!他或许真的不知道呢。”语气:小心翼翼,略带指责。陆机:“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译文:(1)语气:(2)3世说新语的语言富有含蓄的特点,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甲乙两文的结尾部分分析。4读完咏雪后,你对谢安的初步印象是什么?读完乙文后,你对谢安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写出你对这一魏晋人物的评价。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猫(节选)郑振铎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1说说第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2请你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3请你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乌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4选文最后“我”为什么说“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五、诗歌鉴赏(共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是实写,写出了大海神奇而壮观的景象。C从“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D诗中用“秋风萧瑟”,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体现作者凄凉的悲秋意绪。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六、语言表达(共10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不曾备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材料二:行者早已知之,对唐僧道:“师父,不消说了。这就是阿傩,伽叶那厮,问我要人事,没有,故将此白纸本子与我们来了。快回去告在如来之前,问他携财作弊之罪。”八戒嚷道:“正是,正是,告他去来!”四众急急回山,无好步,忙忙又转上雷音。唐僧师徒经历干难万险,到达灵山见如来。如来命迦叶、阿摊二尊者传授经书。二尊者因唐憎师徒未送“人事”,给了他们无字经书,谈谈你对这一情节设置的看法。七、作文(共40分)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迈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你的中学生活就已经开始了!在这里,你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两个月来的初中生活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请以初中学习生活为写作素材,选取具体的事例,补全题目作文。以我 的中学生活 为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