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沅江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497088
资源大小:156.7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沅江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坍塌(tn) 腐烂(f) 困厄(è) 可望而不可即(jí)B稍逊(xùn) 麾下(hu) 窗棂(líng) 锲而不舍(qì)C宽宥(yòu) 矗立(chù) 窄窄(zhi) 抽丝剥茧(b)D承蜩(tiáo) 骈进(pián) 惊骇(hài) 红装素裹(g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疏懒 勾当 末胄 如雷灌耳B虞候 检讨 瞋怪 诺诺连声C倾颓 喧哗 漫不经心 不知所措D浮燥 存恤 啰唣 剜口割舌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D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欧阳修醉翁亭记)人有悲欢离合,_。(苏轼水调歌头)大雪三日,_。(张岱湖心亭看雪)今日听君歌一曲,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两句借用吕尚、伊尹的故事,暗示人生际遇变化无常,但过一段时间终会得到重用。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夫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不暇:顾不上。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升平:太平。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先天下之忧而忧( ) (2)微斯人( )(3)安用重法邪( ) (4)轻徭薄赋(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以物喜,不以已悲。(2)或请重法以禁之。3下面句子与“居庙堂之高”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或请重法以禁之C辍耕之垄上D马之千里者4甲文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乙文中唐太宗,作为国君做到了甲文中的“_”。5甲文表现了作者何种忧乐观?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办法是什么?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依据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反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材料二】劳动还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君子处事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颜元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永远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列夫·托尔斯泰【材料三】【材料四】学生对参加家务劳动的态度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数据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原因认为应该参加家务劳动53.7%经常参加12.7%关心父母,替父母分忧29%应该适当参加家务劳动35.2%偶尔参加84.13%锻炼自理能力54.6%无所谓10.2%从不参加3.15%被父母强迫7.1%不必参加0.9%拒绝参加0.02%获得报酬9.3%1请以“材料一”段画线句为论点,在括号处用自己的话进行道理论证。2简要说明“材料一”段的论述有何特点?3有人说:“学生的主业是学工科,不必为劳动浪费时间”,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认识。4结合材料四,对材料三中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歌用“_”和“_”作喻,说明诗人的仕途之路受到阻塞,其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金圣叹评鲁达:“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请结合下面文段中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鲁达的性格特点。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晓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七、作文(共40分)“生活中只要留心处处皆学问”,请围绕这个论题写一个片段,适当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