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docx
-
资源ID:76497148
资源大小:28.1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佝偻(l) 言行相顾 骈进(pián) 理至意明B冠冕(gun) 一意孤行 麾下(hu) 断章取义C摇曳(yè) 矫揉造作 压榨(zhà) 不知所措D箱箧(qiè) 大发雷霆 轻觑(qù) 李代桃僵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底蕴 政通人合 朝晖西阴 水落石出B蔚然 心旷神怡 锦粼游泳 静影沉壁C野簌 觥筹交错 泉香酒洌 琼楼玉宇D雅兴 薄暮冥冥 风霜高洁 气象万千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B小强非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件事,不管怎么劝说都不听,真是不言而喻。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D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回到家,她就迫不及待地急着想去洗个脸。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调查,仔细研究,切不可掉以轻心。C多读多写是正确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D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关注细节造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醉能同其乐,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欧阳修醉翁亭记)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欲渡黄河冰塞川,_。(李白行路难(其一)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水调歌头中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的句子是“_,_”。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写尽湖山景色的语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 朝:早晨。B徐公来,孰视之 孰:谁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莫:没有谁。D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暮寝而思之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B皆以美于徐公 以牒为械(公输)C能谤讥于市朝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余闻之也久(伤仲永)3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课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家庭、客人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B文章对邹忌的赞赏流于笔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又善于进谏的人物形象。C文中邹忌妻子对其提问的回答,表现了她对邹忌由衷的喜爱,而其妾则因地位低下,与主人间无多少真情可言,回答得谨慎而勉强。D全文的结尾用“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句,说明齐威王已完全纠正了受蒙蔽的错误,使齐国政治清明,无蔽可言。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留守乡村的爷爷蒋曼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将蛋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豁然开朗,哀而不伤。1文中的“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3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五、诗歌鉴赏(共5分)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老僧:指奉闲。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坏壁:指奉闲僧舍。蹇驴:跛脚的驴。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标题中“和”读音为_,它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个标题中“_”字意思相近。(2)诗的前两联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雪泥鸿爪,写出人生_、_的特点。(3)本诗与水调歌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六、语言表达(共10分)将下面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以色列在新的占领区建立新的居民点。海湾四国提出严禁以色列这一做法的报告。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海湾四国的报告。七、作文(共40分)在沁园春·雪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方法,群山如银蛇舞动,高原上的丘陵似自象奔驰。用这种化静为动的写景方法,把大雪纷飞中的群山和高原刻画得活灵活现。自然界的景物,表面上看绝大多数是静态的,如实地进行描摹,往往会显得呆板、单调,缺乏生机与活力,难以满足特定的表达需要。如果能将静态的景物当作动态的来描写,那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往往就是另一番景象。请你也用化静为动的方法,写一个景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