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张掖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497513
资源大小:28.7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张掖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襄阳(xing) 冰辙(chè) 蓟北(jì) 不屑(xiè)B贫贱(jiàn) 一箪(dn) 红绡(xio) 鹧鸪(zhè)C陋巷(lòu) 弘毅(hóng) 曲肱(hóng) 笃志(d)D菩萨(pú) 海棠(táng) 蹴尔(jiù) 骈死(piá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游风骚锐不可挡红装素裹B黎明嘶哑为富不仁盎然生机C愚顿娉婷眼花缭乱诚惶诚恐D飘逸流盼白首起家重岩叠障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突然茅塞顿开。B人才难得,并非所有的领导人物,都像刘备这样思贤若渴,从善如流。C他满面羞惭,喏喏连声,告别而去。D因为不小心打坏了一个盘子,她被老板骂了个狗血喷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B由于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的建成,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就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要求默写。(1)相见时难别亦难,_。(李商隐无题)(2)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3)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4)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5)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6)请完整默写杜牧的赤壁: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山行六七里 行道之人弗受 行远自迩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把酒临风 如临大敌C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不可名状D故自号日醉翁也 自非亭午夜分 自始至终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本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写到了“泉”,试分析“泉”在文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链接材料】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华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节选自刘基活水源记,有删改)注罅(xià):裂缝,缝隙。漫:渐渐,逐渐。白野公:人名,时任秘书卿。动:动物。上人:对僧人的敬称。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理解论教养苏联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个有教养的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在家里,不管是不是有人在看书或者在做功课,即便做功课的是他年龄幼小的孩子,他都不管不顾地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并且把音量放得很大,或者随心所欲地高声说话那么,可以断定这个人缺乏教养,而且他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涵养的人。假如一个人喜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却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当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还要一意孤行,恕我直言,这样的人简直蠢到了极点!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恪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收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喧哗。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着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敬重客人,敬重主人,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敬重路上的行人,不要让大家对你侧目而视。不要连续不断地开玩笑,说俏皮话,讲笑话,弄得旁边的客人心烦,尤其是重复别人已经说过、听你说话的人已经听过的笑话,那更加让人厌倦。絮絮叨叨会让谈话的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饰服装、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要知道任何优雅都不会让人厌烦。优雅是“社会共享的”。因此,在有教养的优雅举止中总是包容着深刻的含义。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1作者认为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是什么?2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然后作答。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苹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衅!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诗人自己的感受。诗歌一开始,诗人就为读者勾勒了一幅 _、_的画面。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六、语言表达(共10分)大家期待已久的“秋之风”古诗朗诵会即将开始。请你为主持人拟写段开场白,10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读提示语,按要求写作。人生的路,一程又一程。经历风雨,仍心怀希望;收获成功,又放眼远方。这一程,有人陪你走;这一程,你只身前行。这一程的风景,这一程的故事,这一程的成长请以这一程,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透露姓名、学校等个人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