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卷.docx
-
资源ID:76497544
资源大小:28.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凹凼(dàng)门槛(kn) 涎水(yán)摔跤(jio)B泥浆(jing)着落(zhuó) 淌汗(tng)烟瘾(yn)C旺盛(shèng)黏性(nián) 尴尬(gn)胯骨(kuà)D醒悟(xng)晌午(shng) 憋住(bi)扁担(da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堡垒 辜负 凛洌 姗姗来迟B摸拟 遨游 烧灼 惊心动螝C凸现 闲瑕 合拢 天涯海角D拍摄 严谨 疲惫 忧心忡忡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C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D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值得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之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级许许多多工作者,原因是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B我们应发扬光大邓稼先的事迹和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国梦而添砖加瓦。C杨振宁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激动得热泪盈眶。D令我们崇敬的是,杨振宁这位科学大师,时刻支持和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建设。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河中石兽中“_,_,_,_”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棹数小舟 棹:划船B不亦颠乎 颠:颠倒,错乱C竟不可得 竟:竟然D转转不已 已:停止2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D不蔓不枝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中石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来写,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作者先写打捞无果,再写讲学家的“众服为确论”的议论,又引出老河兵的“笑”,最后“如其言”在河之下流打捞到了石兽。B河中石善中的寺僧代表了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人,讲学家代表了空谈事理、据理臆断的人,老河兵代表了有生活经验、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人。C河中石兽语言平易,风格简淡。比如“棹数小般,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中连用“棹”“曳”“寻”三个动词领起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二字交代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D这篇笔记小说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家乡的红菇我的家乡宁化是一块物华天宝之地:在涓涓的清流中,在肥沃的土地上,在蜿蜒的山岭间,在茂密的树林下,都有许多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其中,那“不种自长,不削自圆,不染自红”的红菇,给我留下温婉深刻的记忆。儿时,每当仲夏,下了一场透雨之后,哥哥姐姐都会和伙伴们相约,黎明即起,踩着薄雾去山林寻觅红菇。我想追随他们去,但都被拒绝了:“你还小啊,山高林密,红菇难寻,你不能去。”我只好悻悻地站在村口,眼巴巴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失落感。我只有想象着,在大山里面,在树林里面,在草丛里面,红菇生长的样子。快到中午,哥哥姐姐背着装满红菇的背篓回来了。母亲帮着他们把采摘回来的红菇倒在席子上,先按照大小进行分类,然后放到太阳下晾晒,直到晒成红菇干。满满一背篓的鲜红菇,也晒不出多少菇干,真是不易。母亲告诉我,红菇干很珍贵,吃了之后最能补养身子,是滋补佳品。母亲轻轻地把红菇干收起来,贮存好,等到冬天没有了新鲜蔬菜时,就用红菇干做菜。红菇的味道有一种独特的清甜,最香的是过年时母亲做的红菇干炖肉,那真是香入心脾啊。父亲曾经告诉我,红菇只生在山间柯树林下沉积了很多年的腐植叶中,如果把柯树砍了,这里就再也不会生长红菇了。只要菇穴不被挖坏,在同一个地方,红菇就一年又一年地长。我与红菇的第一次亲密相遇,是在夏天雨后的一个清晨。那时候我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我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背上小竹篓,拿起一把镰刀,就出发了。按照从哥哥姐姐那里得知的路径,我开始向着山林深处攀爬。红菇是野生菌,在柯树林下潮湿的地上悄悄生长,有的躲在树兜底下,有的藏在石头后面,有的潜在落叶里,有的伏在草丛间,像是在和人们捉迷藏。柯树林越来越密,已经没有了路,脚下是松软的湿地。我睁大眼睛,寻觅着那位躲藏起来的红颜白裙的女孩子。忽然,我看见前面不远的草丛里有一抹艳红。“是红菇!”我的心不由得“咚咚咚”地跳了起来,蹑手蹑脚地向前走去。来到近前,却不见了红菇的踪影。我俯身扒开落叶,啥也没有,真让我失望。直起腰,转过身,我正要走开,却忽然发现,一朵红菇正向我微笑呢。我缓缓蹲在她的身边,轻轻分开草叶,慢慢挖开泥土,小心翼翼地将红菇整朵拔起。这是我采到的第一朵红菇。我仔细地端详着,桃红色的菇伞,洁白的菇身,真像一个红颜素裙的少女啊!我把红菇放进背篓,再把挖开的泥土重新埋上,并将枯叶重新铺好,保护好红菇穴,希望来年还会有红菇在这里生长。那时候,乡下还没人拿红菇干去卖钱,都是自家吃。随着市场经济在乡下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蕴藏在红菇身上的经济价值,于是,人们开始涌向山林,大量采挖红菇,然后拿去卖钱。每一次哥哥姐姐来城里,我都会问起家乡的红菇,从他们那里得知,由于红菇目前还无法进行人工种植,再加上砍伐树木,所以山林里野生的红菇是越来越少了。我听了之后,心中有些惆怅。明年夏天,我要在红菇飘香的季节,重回家乡,重上山林,重走一次少时找寻红菇的那条山路。只是不知道,在那座山岭上,在那片柯林里,在那个树兜下,在那丛草叶中,我还能够找到红颜素裙的红菇吗?(选自2017年1月7日福州日报)1阅读选文第段,用原文词句完成填空。儿时采红菇的时间是仲夏的黎明,自然条件是_之后,“我”被拒绝的理由是_,山高林密,红菇难寻,不能同去,“我”心里有一种_。2第段第1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红菇是野生菌,在柯树林下潮湿的地上悄悄生长,有的躲在树兜底下,有的藏在石头后面,有的潜在落叶里,有的伏在草丛间,像是在和人们捉迷藏。3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选文第段揭示了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种怎样的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面小题。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杆,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面四首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六、语言表达(共10分)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内容,领悟语句的意蕴,深深受到文章的感染。但毕竟是第二位的。这样作者的感情会在朗读中自然而在地流露出来,就像泉水流出泉眼。朗读,要通过声音表达出文章作者的感情。至于朗读的技巧,例如快慢、轻重、长短、升降、停顿等等也很重要。正确的排序: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请以“我的 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