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郏县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498364
资源大小:27.1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郏县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卑劣(liè) 蛮横(hèn) 逸事(yì) 枷锁(ji)B剥削(xu) 狡辩(jio) 贴切(ti) 拙劣(zhuó)C诬蔑(miè) 捶击(chuí) 目睹(d) 赋予(y)D堕落(duò) 丧失(sàn) 浩劫(jié) 襁褓(qin)2、下列各项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落弟 托词 宽恕 颔首低眉B奥秘 滞留 犀利 不修边副C遨游 褪尽 广漠 冥思暇想D拨弄 胆怯 心靡 海誓山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感到深恶痛绝,决定不再跟他打交道。B几年不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C在他迷茫的时候,他徒步去了壶口瀑布,被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深深震撼了。D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种解题思路,真可谓扑朔迷离。4、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走向强大、复兴,就必然会有人牺牲和付出。B作为籼粳水稻杂交第一人,马荣荣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抚顺是全国最早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城市,且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抚顺从未停止学雷锋的脚步。D教育部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凡有“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的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经典诗文默写(1)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其五)(2)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虽有至道,弗学,_。(虽有佳肴)(4)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5)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_,神弗福也。(曹刿论战)(7)孤山寺北贾亭西,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满载一船星辉,_。(徐志摩再别康桥)(9)_,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0)_,欣欣然张开了眼。(朱自清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桃花源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屋舍俨然( ) (2)安用重法邪( )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B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C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D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3翻译下面的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或请重法以禁之。4(1)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_和_。5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3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大自然的语言会在我们心中唤起不同的感受。请从声音、形态、气味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示例:大自然的色彩语言:金黄色的阳光下,一片美妙的新绿从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活力。五、诗歌鉴赏(共5分)诗歌鉴赏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这首诗中最能概括中心事件的句子是?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隔篁竹篁竹:_(2)水尤清冽 尤:_(3)为坻 坻:_(4)为屿 屿:_(5)为嵁 嵁:_(6)青树翠蔓 翠蔓: _(7)佁然不动 佁然:_(8)往来翕忽 翕忽:_(9)犬牙差互 差互:_(10)悄怆幽邃 悄怆: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节日是人们用来庆祝、纪念或祭祀的日子。过节的时候,有的人呼朋唤友,欢聚一堂;有的人回馈亲友,感恩师长;也有的人追溯过往,展望未来而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些特别的日子也常常被视作节日,例如孩子出生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家庭的节日,一本书出版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作家的节日,一个品牌上市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创业者的节日你是否曾有过一些难忘的节日?你又是怎样看待生命中那些令人有所领悟有所成长的日子的?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按要求完成作文。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