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邵武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docx
-
资源ID:76499954
资源大小:48.6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邵武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qin),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是实践了列宁主义路线的。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chéng)。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qing)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D他不鄙薄(báo)技术工作,是一个纯萃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诀别 坚难 泼泼洒洒B飘落 沉寂 翻来复去C沐浴 恢复 喜出忘外D烂漫 淡雅 暴怒无常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提案大王”马志伟曾对媒体感慨:“委员履职过程中不能见异思迁,要把久久为功当作一种追求。”B开拓者们毅然选择扎根这不毛之地,用他们独有的热情和生命力不断向前推进,最终将这片“无人区”变成了产业新城。C对于医务工作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来说,还要精益求精,因为责任使命重于泰山!D这座坍塌的煤矿下还有五六个工人,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救出来。4、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人们喜爱观赏日出,面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句积累。(1)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三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抒发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句_,_。(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3)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4)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饱含着思乡的泪水。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甲】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节选自蒲松龄狼)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骨已尽矣 山穷水尽 筋疲力尽 弹尽粮绝B顾野有麦场 相顾无相识顾此失彼 奋不顾身C以刀劈狼首 首当其冲首屈一指 蓦然回首D盖以诱敌以其境过清 学以致用 不以为然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其一犬坐于前。翻译: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理解:这只狼蹲坐在屠户的前面,意在迷惑屠户,为另一只狼的偷袭作掩护。【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翻译:(狼)打算由通道进入从背后攻击屠户。理解:狼柴堆打洞想趁屠户不备从背后攻击的行为,体现了狼的凶狠残暴。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和上面的选文,完成各题。【链接材料】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氤氲而出。上天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蛇蚖、蜈蚣、豺狼、虎豹,虫之最毒者也,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必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驱之使远,避之使不相害而已。(节选自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删改)注:劬(qú)劳劳累。相害伤害我。(1)用自己的话概括链接材料中作者的观点。(2)结合上面选文中屠户除狼的故事,对链接材料的观点加以补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猫选段,回答下列小题。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美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为什么我们家人不大喜欢这只猫?2“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罪状”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证实的依据是什么?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1)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2)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4我们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获得什么启示?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词语是_、_。2请描述画线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仔细观察右边漫画传承,请写出漫画的寓意。七、作文(共40分)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请以那一刻,我_为题作文。文题二:声音无处不在,风声、雨声、笑声、歌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