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模拟题.docx
-
资源ID:76500440
资源大小:28.1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揪着(ji) 湛蓝(zhàn) 刹那间(shà)B咆哮(páo) 默契(qiè) 澎湃(pài)C镌刻(jun) 凛冽(ln) 舰载机(zài)D娴熟(xián) 着舰(zhuó) 曲线(q)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要塞(sài)磅礴 锐不可当(dàng)B颁发(bn) 仲裁(zi)吞食 由衷(zhng)C凌空(líng) 酷似(kù)潇飒 轻盈(yíng)D巍然(wi) 横亘(gèn)广袤 铿锵(kng)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B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一幕真是惊心动魄。C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的无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D中国军人展示出震耳欲聋、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B经过技术革新,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一倍。C放假了,大家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能不能严格执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直接性默写填空。杜牧赤壁(1)折戟沉沙铁未销,_。(2)东风不与周郎便,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古文阅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节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委而去之( ) (2)亲戚畔之( )2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三里之城A惩山北之塞B环而攻之而不胜C已而之细柳军D天下顺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里/之郭B然而/不胜者C米粟/非不多也D失道/者寡助5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借讨论战争来论述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B孟子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C“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这就从正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D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气势充沛,有说服力。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榕树的美髯秦牧如果你要我投票选举几种南方树木的代表,第一票,我将投给榕树。一株株古老的、盘根错节、丫杈上垂着一簇簇老人胡须似的“气根”的榕树,遍布在一座座村落周围,它们和那水波潋滟的池塘,闪闪发光的晒谷场,精巧雅致的豆棚瓜架,长着两个大角的笨拙的黑水牛,一同构成了南方典型的农村风光。无论你到广东的任何地方去,你都到处可以看到榕树,在广州,中央公园里面,旧书店密集的文德路两旁,市郊三元里的大庙门口,或者什么名山的山道,都随处有它们的踪迹。在巨大的榕树的树荫下开大会、听报告、学文化、乘凉、抽烟、喝茶、聊天、午睡、下棋,几乎是任何南方人生活中必曾有过的一课了。有一些树木,由于具有独特的状貌和性质,我们很容易产生联想,把它们人格化。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修竹使人想起隐者,槐树之类的大树使人想起将军。而这些老榕树呢,它们使人想起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经沧桑的老人。它们那一把把在和风中安详地飘拂的气根,很使人想起小说里“美髯公”之类的人物诨号。别小看这种树的“胡子”,它使榕树成为地球上“树木家族”中的巨无霸。动物中的大块头,是象和鲸;植物中的大块头又是谁呢?是槐树、桉树、栗树、红松之类吗?对!这些都是植物界中的长人或者胖子。但是如果单独以一株树的母本连同它的一切附属物的重量来计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树能够压倒这种古怪的常绿乔木。榕树那一把一把的气根,一接触到地面就又会变成一株株的树干,母树连同子树,蔓衍不休,独木可以成林。人们传说一棵榕树可以有十亩宽广的树荫。这个估计,其实还可能是比较保守的。我看到一个材料,据说在孟加拉国有一个著名的榕树独木林。它生有八百根垂下的钻入泥土的树根,每一根都发展成为树干,它的阴影面积竟超过了一公顷(十五亩)。广东的新会县有一个著名的“鸟的天堂”,江中洲渚上的林子里住满鹭鸶和鹳,晨昏时形成了百鸟绕林的美景。那一个江心洲渚中的小树林,也是由一株榕树繁衍而成的。在那里,已经分不出哪一株树是原来的母本了。有些植物,羞涩地把它们的茎也生到地下去。但是,榕树不仅让它的根深入地下,也让它们突现在地面;不仅突现在地面,还让它的根悬挂在空中;甚至盘缠贴附在树身上,使这些错综纠缠和变化万千的树根形成了老榕树的古怪的衣裳。再没有一种植物,把“根”的作用显示于人类之前,像榕树这样的大胆和爽快的了。一个人有时感触于某种景象,常常会涌起一种童稚似的感情。我们念过童话、神话、民间传说,那里面,老树不是像人一样,会说话的吗?有时在榕树下乘凉,我就不禁想象:榕树真像那种智慧、慈祥、稳重而又饱经沧桑的老人!他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那一流的人物,仿佛他什么时候都在捋髯微笑,像一个旷达的长者那样告诉在他身旁乘凉的小孩(反正我们和他比起来都成为小孩):“根是最重要的!你有了越多的根,你就可以吸收到越多的营养。你的根扎得越深,你和培育你的土地关系越密切,你就越有力量了。一株真正坚强屹立着的树是不怕烈日、风暴、旱患、水涝的。你瞧我,我抚育后代的成长,不怕他们掩盖了我,我具有这样的胸怀,任何从我的身体分出去而成长起来的小榕树,也都维护了我,壮大了我。”每一株长髯飘拂的老榕树起码总有两三百岁的年龄吧,想起它们经历的沧桑,想起它们倔强的生命,想起它们亲历了中国百余年来波澜壮阔的巨变,真不禁使人对于榕树感到深深的敬爱。南海有一座著名的西樵山,入山的道旁就长满了许多老榕树。不用说,它们每一株都有一把把美丽的胡子。有一次夜里,我在山道漫步,披着一身月色,听着盈耳泉声,来到老榕树下,却禁不住错愕地止步了。看着那些老树的气根在和风中飘拂,月光使它们更加碧绿、柔和了。我禁不住呆呆站在那儿,像一个梦游病者似的一把一把去抚摸老榕树的美髯,但是又生怕把它们弄断。这时,老榕树真好像我们所敬仰的一些长者似的,叫人想起他们由于勤奋吸收,和群众、和大地关系这么密切,因此,他们得以“永葆其美妙之青春”。像榕树的根扎得那么深,伸得那么远似的,他们的信仰那么坚定,因此,万劫不摧,永远那么豪迈安详地屹立着。这时候,我不觉沾染上古代拜物教徒的情绪了,真禁不住想喊一声:“榕树爷爷,胡子伯伯!”要是能够进入童话境域去,这些老榕树忽然开口了,和你攀谈了,谈起他对于树根的看法和生活的经历了,该多好!(1)第段描写松树、芭蕉、修竹、槐树之类的植物,有什么作用?(2)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加以分析。(4)如果“老榕树忽然开口了,和你攀谈了,谈起他对于树根的看法和生活的经历了”,这时,你会对榕树说些什么呢?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2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3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大漠孤烟直”其“独特”之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三峡一文中,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请以“我真想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