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501466
资源大小:26.2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气魄(pò) 澎湃(bài) 高山之巅(din)B浊流(zhuó) 狂澜(lán) 发扬滋长(z)C哺育(b) 扮演(bàn) 民族屏障(bíng)D宛转(yuàn) 豪迈(mài) 一泻万丈(xiè)2、下列加点字注音、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吟唱(yíng) 凸现(t) 漫步 不期而致B迟钝(dùn) 孤零零(lng) 闲瑕 心有灵犀C合拢(lng) 蒙胧(lóng) 蔚蓝 天崖海角D点缀(zhuì) 铁镍(niè) 拍摄 兴趣盎然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C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D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C为攻克克隆技术,他连业余时间都抓得很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D不晓得什么原因,我对这课的故事印象特别的深,到现在我还约略背诵得出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木兰诗默写。爷娘闻女来,(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著我旧时裳。(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不知木兰是女郎。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古文和链接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千,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相关链接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晩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节选自周容小港渡者,有删改)【注】小奚:小书童。木简:木板。牡下:上锁。爽然:茫然若失的样子。1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中还有留存。请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例: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湮没无闻)(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 (2)小奚仆( )2根据上下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3联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于寺僧和讲学家而言,“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分别指什么?4请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分析两者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并分别指出各自阐述了怎样的道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说和做选段,完成文后问题。“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2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3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和“他并没有先说”中的“说”的不同含义。4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请用一句话概括。5“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2品味颔联中“钟”或“割”字的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益”与“香远益清”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获益匪浅B延年益寿C日益发达D良师益友七、作文(共40分)大千世界,异彩纷呈。平凡的人和事,自有其独特的美。请以“平凡之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