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清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题.docx
-
资源ID:76502213
资源大小:26.8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清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盔甲(ku) 确凿(zuó) 人迹罕至(hn)B感慨(ki) 倜傥(tì) 一日三省(shng)C啄食(zhu) 一箪食(dn) 博学笃志(d)D搓捻(nin) 绽开(zhàn) 恍然大悟(hung)2、下面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A悔恨 神秘 人声顶沸 混水摸鱼B严励 蜈蚣 川流不息 甘败下风C博学 鸣蝉 小心意意 不求胜解D蟋蟀 脑髓 兴高彩烈 油然而生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B“天问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离探索火星的梦想更近了一步。C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D随着“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春花秋月,都蕴藉着浓浓的诗意。早春与初秋让人振奋,王湾的“海日生残夜,_”表现出早春勃勃的生命力,曹操的“_,洪波涌起”则让人感受到沧海的辽阔;暮春与晚秋则令人感伤,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_”传达出对国事凋零的慨叹,马致远的“夕阳西下,_”吟唱着诗人漂泊之苦。最浪漫的当属李白:春月有情,“我寄愁心与明月,_”,可借来送别友人;秋月有意,“_,影入平羌江水流”,可寄托远游之心。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小题。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后汉黄琬,祖父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注释】屈原:战国楚国诗人。以:在。舟楫:泛指船只。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角黍:即粽子。黄琬:人名。琼:人名,即黄琼。太尉:官职名。诏:召见。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谓之竞渡 谓:_(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3)从夕达旦 旦:_(4)是为大雨之兆 是:_2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4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5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节选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皇帝的新装(节选)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乙皇帝有个驴耳朵从前有个皇帝,他什么都说得过去,就是长了个毛茸茸的驴耳朵,他的每一个理发师都会害怕这样的一个时刻那就是理完发后,他们要回答皇帝的一个问题:“你看到什么了吗?”哆哆嗦嗦答不出来,或是犹豫半天才说“没有”的,都会被杀掉,说“皇帝有个驴耳朵”的就更是命不久矣。最后只有一个理发师能够对这双耳朵“视而不见”,每次都能泰然地说:“我什么都没有看见。”因而皇帝对他非常满意,每次都命他为自己理发。可是他并非瞎子,这样的事始终憋在心里,非常难受。终于,他最聪明的小儿子发现了父亲长吁短叹中隐藏的苦恼,儿子便教给了他一个诉说隐衷的好办法。晚上他按照儿子所说的偷偷来到后院里,挖了个洞,对着洞口,他轻轻地而又清晰地说“皇帝长了个驴耳朵”,说完之后,他的心里舒畅多了1甲乙两个文段里的皇帝有什么相似之处?2甲乙两个文段中老百姓开始不敢说真话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后来他们都说出了真话,这对你有何启示?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谭嗣同的潼关,完成下面小题。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人潼关不解平。1下列有关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视觉角度,以一种远景式的虚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B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渲染出寂寥、辽远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C第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山峦起伏,突出山水的壮阔。D本诗中诗人让自己的精神与高山、大河彼此相融,进入了同一状态。2诗中的“犹嫌束”“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1)春风又绿江南岸( )(2)两个黄鹂鸣翠柳( )(3)踏花归来马蹄香( )(4)一枝红杏出墙来( )(5)处处闻啼鸟( )(6)天街小雨润如酥( )七、作文(共40分)写一篇介绍学校环境、建筑物结构布局的说明文,要仔细观察并描写出校园建筑的特点,字数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