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卷.docx
-
资源ID:76502525
资源大小:28.6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哺乳(pú) 嗔怪(chn) 煞白(shà) 匍匐(pú fú)B俯冲(f) 孵卵(f) 鹦鹉(yng) 嘎嘎(g)C麝香(shè) 屈膝(q) 差事(chi) 蹒跚(pán shn)D模样(mú) 虐待(niè) 障碍(ài) 禁锢(gù)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徇职 流淌 废墟 慷慨B坍蹋 晕眩 耸立 硬朗C安慰 抽噎 哭泣 灼人D陵乱 酬劳 派遣 嘘声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珠江之畔,魅力海珠,这里有水网交织、花枝招展的湿地公园,让人陶醉其中。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C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龙山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D学习文言文,务求字字落实,句句明了,万不可马虎了事,不求甚解。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避免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各地都加强了校园安全防卫工作的力度。B在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所以并没有终止。C俄罗斯世界杯上,各国足球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奋力的呐喊,时时浮现在我眼前。D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意其中两句)沾衣欲湿杏花雨,_。(志南和尚绝句)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2)默写出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甲】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乙】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丙】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风起/因材施教B去后乃至/纷至沓来C与友期行/遥遥无期D入门不顾/无所顾忌2翻译文中三处划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不久,天空中忽然下起了雪,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理解:谢安出于和小辈们讲解、讨论文章义理的目的把家人们聚集起来,又因为忽然下雪而临时起意,就眼前的雪景发问,引出了后文小辈们的精彩回答。B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翻译:友人便生气地说:“你的父亲真不是人啊!他和人相约同行,却先离开了。”理解:友人没有及时赴约,还当着元方的面辱骂陈太丘,所以哪怕友人在被指出错误后马上悔改了,也无法改变他是个不知礼数的人的事实。C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翻译:元方说:“您和我的父亲约定正午出行。等到正午时分,您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当着人家儿子的面谩骂他的父亲,就是不懂礼数。”理解:友人迟到并当着元方的面辱骂了陈太丘,这触犯了元方所认同的社会行为准则的底线。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3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形象都是丰富的。通过梳理相关的细节,会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请阅读咏雪和以下【链接材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谢安的人物形象。(至少答出两个方面)【链接材料】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节选自晋书·谢安传)注:玄东晋名将,谢奕之子,谢安之侄。坚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君主,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南北对峙,曾发动淝水之战想消灭东晋,但最终败给谢玄。所谓“破坚”,即关涉这场战役。竟结束,完毕。户限门槛。 屐齿木屐底下凸出像齿的部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南瓜伴秋钟穗秋天,是个丰饶的季节。在接踵上市的各类当令物产中,黄澄澄、红盈盈,带着满满喜气的南瓜,无疑是较有代表性的一款。南瓜,也称饭瓜、番瓜、倭瓜或金瓜,在乡人眼中,它可是个好东西。一来抗旱耐寒,不择土壤,好养活;二则产量高,贮存时间长;再加上那既可当菜又能代粮的优良品性,自然成了农家必种的作物。每年“点瓜种豆”的清明前后,乡人于自家房前屋后院角处,挖好坑槽,点下瓜籽。没几天,两瓣叶的幼苗就从地底拱土而出,活似一个绿色的问号,向春天与阳光追寻着生命的周期。毛茸茸的秧苗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等被杏花春雨熏上数日,便吐出一根根细藤蔓,绿意层层地攀上了架。某个早晨,当你从鸟儿的叽喳声中醒来,推窗一看,赫然便有数朵黄艳艳的南瓜花,顶着晶莹的露珠揺曳在窗前,让人满心欢喜。在经过一段芬芳灿烂,招蜂引蝶的热闹时日后,藤上开始挂出果来。奇妙的是,刚结出的青涩小南瓜,不偏不倚刚好坐到屋顶的瓦楞上,饱吮着雨露日光。待到暑热消退的秋天,南瓜已变得通体金黄,个头也敦实起来,于秋阳照耀下,给屋顶镀上一层金黄,别有一种岁月充实之感。每年的南瓜收获季节,你走进任何一户农家,都可在第一时间瞥见几十个拥拥挤挤码在屋子角落处的南瓜,有时甚至连床底下都堆得满满的,构成一道生动的乡村风景。南瓜的种类很多,长相、个头差别也极大。在吾乡,常见的有两种。一类呈扁圆形,那大大的个头几可当凳。但因其过于紧宻的肉质,基本没什么人吃,最终难逃喂猪的命运。另一类是长形的,其弯弯的身躯很像小孩的腿。这种南瓜,质感粉糯,切开后一片金黄,渗着蜜一样的汁水,令人联想到秋的甜美。长形南瓜的脾性随意,怎么吃都行。最朴素的,煮饭时在蒸架上搁几块,饭熟瓜也熟。别看这凡俗日子里做出的凡俗吃食,却最大程度地保存了食物原味,吃起来爽滑醇厚,清香怡人。瓜香和着饭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调配着乡间寻常日子的滋味。但就我而言,印象中最美味也最合意的南瓜吃法,还是那道南瓜羹。将南瓜刨皮剖开,清理掉籽瓤,切成半寸见方的片。起个油锅,将南瓜片和预先泡软的海米一同煸炒后,加水焖烧。做南瓜羹必须要有“伴侣”,面疙瘩就很不错。面粉加水,搅拌成糊,用筷子一片一片夹进锅里。在某段困顿岁月里,这可是乡人至为熟悉的吃法。锅中的南瓜,“扑落落”热烈地响着,腾出阵阵诱人香雾,透着金秋的味道。等到南瓜快要酥烂时,调以适量盐和味精,起锅前,再撒一把碧绿的香葱碎,一锅金灿灿、白亮亮的南瓜羹就烧好了。清朗的秋夜,举头月圆,耳畔风凉。坐在小院中,吃着一块香酥肥润的南瓜羹,除了满嘴的温润咸鲜,还夹杂着南瓜本色的甜。这种甜,不以俗甜甘人口腹,亦不以浓香献媚于人,却独有一股秋水般的澄澈清芬,将这个夜色都荡涤得愈发通透悠远了起来。(选自2018年第24期思维与智慧)1给文中第一段画线的句子标出朗读重音,并说明理由。(用着重号“.”标示)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完成括号中的题目。(1)没几天,两瓣叶的幼苗就从地底拱土而出,活似一个个绿色的问号,向春天与阳光追寻着生命的周期。(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奇妙的是,刚结出的青涩小南瓜,不偏不倚刚好坐到屋顶的瓦楞上,饱吮着雨露日光。(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3作者在段详细地描述了南瓜羹的做法,请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4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最后一段加点的“南瓜本色”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对归期问询的回答,抒发了诗人对亲友的深情。B“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C第二句写想象景象,在想象的夜雨景象中,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了怎样的场景?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语境,参照画线部分,仿写句子,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排比句。我心里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喜欢。我喜欢倾听春天的脚步,我知道我如果不喜欢,便意味着我不珍惜鲜嫩的花碧绿的草;我喜欢欣赏大地的容颜,我知道我如果不喜欢,便意味着我不热爱高峻的山清浅的河;_。七、作文(共40分)作文。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厚,诗中的“我”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三次与母亲嬉戏玩耍,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假如你也拥有这样神奇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又会做些什么呢?请以“假如我变成了 ”为题,发挥你的想象,表达对母亲的爱,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字以上;凡是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