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新民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docx
-
资源ID:76502675
资源大小:28.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新民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卑微(bì) 默契(qì) 蔓延(màn)B遏制(è) 井冈山(gng) 狼藉(jí)C洗涤(dí) 踌躇(chú) 扳尖(bn)D豁然(huò) 暂时(zhàn) 虬枝(qiú)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B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事迹,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C近年来,初中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D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3、下面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转学一年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是万象更新的面貌。B近几年的股市风波,让他家徒四壁 , 他已无力负担沉重的债务。C法院开庭了,人们正襟危坐 , 他们紧张下一刻将发生什么。D她的成功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她为此付出了无数汗水和时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C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1)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2)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表现诗人伤时思亲的千古名句是:_,_。(3)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声音激昂、色彩鲜明浓艳地铺写出战地的悲壮和战斗的惨烈的诗句是:_,_。(4)赤壁中诗人运用议论,抒发感慨,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的句子是:_,_。(5)渔家傲中展现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画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人,诚以为贤。 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魏徵对曰:“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太宗曰:“诚如卿言。”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其所任用公辈数人B必先苦其心志 莫能尽其忠节C然后能改 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D征于色 比迹于尧、舜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4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从君臣两个角度,概括出【乙】中魏徵认为唐太宗功业仍不及三皇五帝的原因。(2)魏徵的看法印证【甲】中“ _”一句。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 年 10 月 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 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 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 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有什么作用。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4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能否删去。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压”字形象地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汹汹,体现守军将士处境的艰难。B诗歌第三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秋天塞外漫天呜呜的号角声,格调悲壮,意境苍凉。C诗中“半卷红旗”运用借代写敌军趁夜偷袭守军之状,“霜重”加剧悲凉的氛围。D这首诗歌构思大胆,诗人以浓艳斑驳的色彩、奇异的画面描写战争,颇有震撼力。2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黄金台”与“幽州台”同指战国燕昭王所建招贤台,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各异,请指出其不同之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人们常说“好书不厌百遍读”。假如让你重读红星照耀中国,你最想重读哪一个人物或者哪一部分故事情节?请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由。(10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题目:永远不变的情思生活中总有一种情思永不改变,它沉淀在你的灵魂深处,流淌在你的血液之中,它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或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它已经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要求:以“永远不变的情思”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