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提分卷.docx
-
资源ID:76504066
资源大小:27.8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驰骋(chng) 虐待(nüè) 徘徊(huí) 忏悔(chàn)B国殇(shng) 迸射(bèng) 罪孽(niè) 咆哮(páo)C诡谲(jué) 睥睨(lì) 雷霆(tíng) 收揽(ln)D稽首(q) 脚镣(liào) 木梗(gn) 伫立(zhù)2、下列句子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取义成人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B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绕、你的荣光、你的自由。C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需向国门悬。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颐和园七百多米的长廊上,雕梁画栋,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B这样的事,有如大海捞针,你另请高明好了,我完全可以处理。C在他的骂骂咧咧声中,车内犯人们依次下了车。D自轩辕黄帝始,轩辕皇族统治中华大地,赫赫扬扬历经数载,国力强盛、政治安定、四海升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_,则无败事。采菊东篱下,_。笔落惊风雨,_。_,奉命于危难之间。徜徉于古代诗文长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座人生的丰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 表明了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行路难中“_,_”体现了李白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B媵人持汤沃灌(热水)C右备容臭(气味,形容难闻)D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2下列句式与其它句不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弗之怠C今诸生学于太学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用大量文字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旨在表现自己的勤奋刻苦与专心。B作者写先达“未尝稍降辞色”“其叱咄”与自己的“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形成鲜明的对比,道出了问学的甘苦。C选文第三段,作者从回忆转入现实,写太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优越,引出“劝学”的主旨。D选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体,其间杂有情景描写,同时又在叙事的基础上生发出引人深思的议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重拾“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竺可桢先生曾说:“培养科学的空气是什么?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利害”二字却是真正“厉害”,到了现实生活中,要将它与是非分割开来,真是难之又难。最后无非以一句“科学家亦不能免俗”作为借口。这谷,说的便是社会的潜规则,是利害、是权衡、是功利,是科学精神的死敌。追求功利让我们推动对真理的热爱,追求功利诱惑我们违背实证精神;追求功利让我们放弃质疑、屈从权贵。最终,功利主义让我们离科学精神越来越无。“科研人员东南飞”,飞向更有钱更发达的地区已是持续了十几年的老话题;人才激励和评价以金钱为导向,不以科学论英雄,也不是新鲜事;“帽子”满天飞的问题说了也不是一两天,但似乎看不到彻底改变的迹象。社会对科学的认知是功利的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遇事先问这个研究有什么用;方向的选择是功利的这家要先看自己做的是不是热点,美国有没有做;科学家自己也是功利的为了帽子、票子、位子愿意作出改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不计免得,变成了“傻子”才做的事。科学这最重要的就是求真务实,讲的就是敢于探索。凡事先计免得而后动,谈何科学、谈何真理。荷兰有位名叫杨瑞恩的眼镜匠,每天都忙着磨镜片。有一天,杨瑞恩听到孩子们在二楼叫嚷,跑到楼上来,才发现孩子们把两片镜片叠起来看东西,他拿过来一看,顿时惊呆了;明明是在远处的钟楼,怎么会一下子跑过来了呢?孩子们的意外发现,引起了杨瑞恩的研究兴趣,最终发明了望远镜。在科技界内部,多少人呼吁要动颠覆的、动刀子。要的就是让违背科学精神追求功利的人受到最大的惩罚,让人们知道那些“傻子”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功利二字着实可怕,功利主义导致科学精神的匮乏,而科学精神的匮乏已成为我们民族从事原始性创新的软肋。不过,当历史发展到今天,核心技术与原始创新成为社会向前的最大推动力时,我们必须向功利主义“宣战”,国家民族才能长远发展。如今我们倡导科学精神,希望求真务实、更改质疑之风能成为界的常态;希望这股浩然正气“占领”同体,进而影响全社会。这第一步,怕是要先斩断功利二字。(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本文有一个事实论据不恰当,请找出并说明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王维的诗多是山水田园诗,但这是一首( )诗,从( )、( )、( )可以看出。2“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甲乙两诗用“雁”的意象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品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从写景视角的角度入手,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七、作文(共40分)微写作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简·爱,觉得主人公简·爱身上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的思考。请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