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果洛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
-
资源ID:76504213
资源大小:27.5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果洛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万仞(rèn) 冀州(jì)B荷担(hè) 箕畚(qí)C朔东(shuò) 雍南(yng)D河曲(q) 魁父(kuí)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轮廓 甲胄 油光可签 抑扬顿挫B适值 罚跪 气宇轩昂 面红耳热C凄然 吹嘘 广袤无垠 合颜悦色D帐蓬 滞留 颔首低眉 鹤立鸡群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震所产生的冲击波影响到附近很远的地方。B老村长带领群众及时完成了任务。C一些商店挂出了“衣冠不整禁入”的牌子。D坚持原则是对每个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要求填空。 (1)杜甫在春望中运用拟人手法抒发国破悲伤之情的诗句是:_,_。(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描写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 _,_。(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 _, _。(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下面小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月色入户( )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 (4)欣然起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课文表达了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官的凄凉、人生的感慨以及豁达乐观的胸怀等。B课文描写月色,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空明澄澈、摇曳多姿、亦真亦幻、物我两忘的优美境界。从表达方式上看,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议论,抒发出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C课文语言值得玩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的“遂”字,写出了二人情趣相投;“怀民亦未寝”的“亦”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不已和意料之中,把二人的知音关系表达得淋漓尽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字,意思是“只不过”,不可删除,因为它为“闲人”增加了不少感情色彩,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和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D“闲人”就是清闲之人,空闲之人,闲得无聊之人,作者用这个词突出了自己贬官赋闲的无聊和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思考:同是苏轼笔下黄州的月,呈现出的心境有何不同?【链接材料】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献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漏断:即指深夜。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即指深夜。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课内阅读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80年,沧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阿门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1“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中“事实”指什么内容?2“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作为在和平年代成长的中学生,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感想和体会?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诗句“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红军长征辞典,以时间顺序,第一人称的模式,向全世界做公正报道,又译作西行漫记。你觉得哪个题目好?为什么要改名呢?说说你的理解。七、作文(共40分)学写短小的新闻。新闻素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表明,10年来,我国机动车增长率在15%以上,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增长率超过30%,已有8个省份的机动车超过百万辆。随着驾驶员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比如,如何确定汽车的价格和销售方法,道路的建设和收费问题,还有汽车售后服务、加油站设置数量、停车场布局是否合理等,有关部门正按照国务院发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从宏观上加强汽车、道路、相关产业和设施、有关政策法规的协调发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新统计发现,10年来,我国已有近3000万人领取了机动车驾驶执照。在怀揣“驾驶本”的3000万人中,非专业司机占很大比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广大农村,很多有经济头脑的农民不再固守田园,靠种地为生,买卡车跑运输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的城市中,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危机意识也逐渐在加强。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学开车和学电脑、学外语一起成为人们想要掌握的现代技能。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最近统计,全国驾驶执照发放总数为2986万份,这个数字超过在公安部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的2585万辆机动车总量。按最近统计,在上述部门登记的汽车为939万辆,摩托车为1100万辆。 (记者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取)请运用你所学过的新闻知识,将以上新闻素材整理成一则题目为3000万中国人拿到“驾驶本”的消息成稿。要求:250字左右。根据题目对新闻素材进行筛选;保证新闻基本要素完备准确;能尝试根据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对材料进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