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双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504754
资源大小:62.7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双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我仿佛又看见了:绚丽的夕阳,烘托着矮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习习的和风,有意无意地撩逗着那一茬茬碧绿的麦苗;夜色渐深处,觅食归来的鸟雀纷纷落入窝巢;母亲亮起门前那盏灯,驱散了夜归人指尖的微凉。Achu liáo chá mìBchu lio chí nìCcu liáo chá nìDcu lio chí m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素裹 嘶哑 原驰腊象B汹涌 海侠 顿失滔滔C风骚 妖娆 山舞银蛇D腐烂 黎明 一代天娇3、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沁园春·雪中勾画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B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可谓美妙绝伦。C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这方能称为“敬业”。D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切不可断章取义。4、下列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A)教养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因为关怀,(B)我们才能注意并准确地把握交往尺度,给别人留下必要的私人空间;(C)我们才会克服种种不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公德;(D)我们才会注意处处使用礼貌用语,努力营造文雅平和的氛围。AABBCCD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大雪三日,_。(张岱湖心亭看雪)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_,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_,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今日听君歌一曲,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默写李商隐无题的前四句。_ _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纯仁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栗赈贷。僚属请奏而须报,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逢使按视。会秋大稔,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节选自宋史范纯仁列传)【注释】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官至参知政事。赈贷:救济。须报:等待批复。按视:察看。稔(rn):谷物成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微斯人( )(3)或谤其所全活不实( ) (4)会秋大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表达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而乐耶B僚属请奏而须报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D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昼 夜 争 输 还 之 使 者 至 已 无 所 负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1)甲文中,作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揭示“古仁人之心”,实则以此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_。(2)乙文中,范纯仁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父亲的从政理念,表现出_的优秀品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快递行业的“小黄人”快递公司包裹分拣中心,成千上万的包裹堆在那里等待分拣,在工作平台上,几百个智能分拣机器人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它们托着包裹,迅速运行,到达指定位置后,准确地把包裹倒入分拣口。你是不是被这样的场景震撼了呢?这不是电影,这是义乌申通快递的分拣中心。所谓的“快递分拣”,就是把需要快递出去的包裹,按照目的地进行归类整理,以便快递公司打包运输。之前,这项工作一直由人工完成的,由于包裹数量巨大,到达地区又各不同,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拣任务,需要很多手疾眼快的分拣员,而培养一个熟练的分拣员需要很长时间。再加上人工分拣包裹,容易出现错误,经常是上海的包裹运到了北京,黑龙江的包裹跑去了海南。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申通快递和立镖机器人公司针对包裹分拣问题,研发出了一项“黑科技”,叫作智能快递机器人分拣系统。目前,这项系统已经在义乌、临沂和天津三地分拣中心投入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目前一切情况良好。智能快递机器人分拣系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专门供机器人工作的平台,下层是分拣后的收件区域,两层中间是方形的分拣口,240个分拣口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城市或运转中心。智能机器人由黑色机体和顶部黄色的托盘组成,托盘可以自动翻转。从外观上看,这种机器人类似于现在流行的扫地机器人,工作起来迅速、灵活,又被大家戏称为“小黄人”。派件人只需将包裹放到“小黄人”的托盘里,“小黄人”将一力承担剩下的工作。它会自动扫码,秒读目的地信息,然后将信息传递到后台,后台在接收到信息后,经过分析生成最佳路线。扫码的同时,“小黄人”还负责5公斤以下小件包裹的称重,在接到最佳线路指令后,它会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迅速出发。“小黄人”是个聪明的机器人,在遇到拥堵时,它会自动停下来。“小黄人”体内的红外线和超声波避障系统,可以帮助它更换一条新的便捷路线,使其继续前往目的地。“小黄人”也不用担心电量问题,分拣中心会事先在工作平台上装好充电桩,而这个可爱的小东西会自动寻找充电桩,只需要充电5分钟,它就能够奔跑4小时。“小黄人”按照路线到达预定地点后,黄色托盘会自动掀起,把包裹投入分拣口,这样包裹就可以坐着滑梯落入下层收件区了,然后会有专人把这些包裹整理打包,运往全国各地。据申通快递统计,700个小黄人同时工作10小时,可以分拣出20万件包裹。“小黄人”惊人的工作效率,不仅节省了70%的人力,还大大降低了包裹的破损率和邮寄错误率。未来,这项智能快递机器系统将普遍应用于快递行业,相信今后的快递没有最快,只有更快。(选自2017年第8期知识窗,有删改)1下列有关智能快递机器人分拣系统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智能快递机器人分拣系统是为了解决人工分拣包裹任务重、易出错难题而研发出的一项“黑科技”。B智能快递机器人分拣系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专门供机器人工作的平台,下层是分拣后的收件区。C申通快递和立镖机器人公司研发的这套智能快递机器人分拣系统,已在义乌、临沂等地分拣中心投入使用,运行情况良好,没有出现任何错误。D智能快递机器人分拣系统有240个分拣口,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城市或运转中心。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一致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人顶部有一个黄色的托盘,托盘可以自动翻转,帮助它装卸包裹。B“小黄人”会自动扫码,并负责对不超过15斤的小件包裹进行称重。C“小黄人”能够自己设计最佳运输路线,也会自动寻找充电桩,只需要充电5分钟,它就能够奔跑4小时。D“小黄人”是个聪明的机器人,在遇到拥堵时,它会自动停下来。3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刘禹锡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释】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南京市秦淮区。王谢:此处指王导、谢安等世家大族。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叙述诗人被贬之事,“凄凉地”写被贬之地的环境气氛,“二十三年”写被贬的时间之长。B甲诗颈联用“沉舟”“病树”来象征唐朝的衰败,流露出诗人的无比惋惜之情。C甲诗“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一曲”指的是白居易为作者所写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D乙诗中的“野草花”写出了朱雀桥现今的萧索、荒凉之景,与昔日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哲理。3乙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40个字)七、作文(共40分)作文。人生总有很多相遇。与他人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自然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遇,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请以“相遇”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字数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