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docx
-
资源ID:76505945
资源大小:29.5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转(wán) 粗犷(kung) 发髻(jì) 咄咄逼人(du)B池畦(w) 高邈(mio) 应和(hé) 繁花嫩叶(nèn)C酝酿(niàng) 莅临(wèi) 看护(kàn) 秋风萧瑟(sè)D静谧(mì) 吝啬(lìn) 黄晕(yùn) 淅淅沥沥(lì)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的响着。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C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象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D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研制的领导者,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C城外的垃圾场垃圾成山,泡沫塑料满天飞,真是美不胜收。D看着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长期饮用纯净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全球首台可去除PM2.5的空调。C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D通过这次包粽子过端午的活动,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填空。(1)_,洪波涌起。(2)杨花落尽子规啼,_。(3)“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_,_ ”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 ”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刘义庆咏雪)【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刘义庆杨氏之子)【注释】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设:摆放,摆设。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孔君平诣其父( ) (4)孔指以示儿曰( )2翻译句子。(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甲】文两个比喻各自抓住了雪的哪个特点?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4【乙】文中杨氏子的“聪慧”体现在哪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那祥云缭绕的地方宗璞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有时抱着我,或用儿车推着我。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我想,最初我还不会知道那是什么。渐渐地,能认识那是一座大建筑。在上幼稚园时就知道那是图书馆了。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里面像是探险或者是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有时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听见水“啪”的一声落地,觉得真有趣。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来,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云彩大都简单,一两笔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多么高大,多么好看。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从外面看图书馆有东西两翼。东面的爬山虎爬得很高。西面的窗外有一排紫荆树。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们很不以为然。有人说紫荆是清华的校花,如果真是这样,当然要刮目相看。抗战开始,我们离开清华园,一去八年,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在清华园中长大的孩子对北平的印象不够丰富,而梦里塞满了树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礼堂、工字厅等处的祥云缭绕的地方。胜利以后,我进入清华外文系学习,在家中虽然有一个小天地,图书馆是少不得要去的,我喜欢那大阅览室。这里是那样安静,每个人都在专心地读书,只有轻微地翻书页的声音。几个大字典架靠墙站着,字典永远是打开的,不时有人翻阅。我总是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上。因为出入都要走一段路,就可以让自己多坐一会,在那里看了一些参考书,做各种作业。在家里写不出的作文,在图书馆里似乎是被那种气氛感染,很快便写出来,当然也有时在图书馆做功课不顺利,在家中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得很快。在这一段日子里,我惊异地发现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小,不像儿时印象中那样高大,但它仍是壮丽的。也常有一两笔白色的云依在楼顶。四年级时,便要做毕业论文,可以进入书库。置身于书库中,真像是置身于一个智慧的海洋,还有那清华图书馆著名的玻璃地板,半透明的。让人觉得像是走在湖水上,也像是走在云彩上,真是祥云缭绕了。我的论文题目是托马斯·哈代的诗,本来我喜欢哈代的小说,后来发现他写诗也是大家,深刻而有感染力,便选了他的诗做论文题目。导师是美国教授温德。在书库里留恋徜徉真是乐事,只是在当时火热的革命形势中,不很心安理得,觉得喜欢书库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直到以后很多年经过时间的洗磨,又经过不断改造,我只记得曾以哈代为题做毕业论文,内容却记不起了。有一次,偶然读到卞之琳翻译的哈代的诗,竟惊奇哈代的诗原来这样好。那时,图书馆里有教室。我选了邓以蛰的美学,便是在图书馆里授课,这门课除我之外还有一个男生。邓先生却像有一百个听众似地每次都做了充分准备,带了许多图片,为我们放幻灯。幻灯片里有许多名画和建筑,我在这里第一次看见蒙娜丽莎,可惜不记得邓先生的讲解了。这门课告诉我们,科学的顶尖是数学,艺术的顶尖是音乐。只是当时没有音响设备,课上没有听音乐。父亲在图书馆楼下仍有一个房间,我有时去看看。常见隔壁的房门敞开着,哲学系学长唐稚松在里面读书,唐兄先学哲学又学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方面有重大成就,享有国际声誉。我们在电话中谈到清华、谈到图书馆,都认为清华教我们自强、严谨、要有创造性,终身难忘。从清华图书馆里走出来的还有少年闻一多和青年曹禺。闻一多1912年入清华学堂,在清华学习九年中少不了要在图书馆读书,在九年中他课余写的旧体诗文还自编为古瓦集。去年经整理后出版,可惜我目力太弱,已不能阅读,只能抚摸那典雅的蓝缎面,让想象飞翔在那一片彩云之上。曹禺的第一部剧作雷雨是在清华图书馆里写成的。我想那文科的教育,外国文学的熏陶,那祥云缭绕的书库,无疑会影响着曹禺的成熟和发展。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我想,演员若能扮演曹禺剧中人物,是一种幸运。他的台词几乎不用背,自然就会记得。“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头,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上中学时,如果有人说一句“太阳出来了”,立刻会有人接上“黑暗留在后头”。“我的中国名字叫张乔治,外国名字叫乔治张”,短短两句话给了多么宽广的表演天地。也许这是外行话,但这是我的感受。从图书馆走出的还有许多在各方面有成就的人,无论成就大小,贡献大小,都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力量,想来,在清华献出了毕生精力的教职员工都会感到安慰。我已经把哈代忘了许多年。忽然有一天,收到清华图书馆韦庆媛的信,说图书馆中保存了我的毕业论文,这真是意外之喜。后知馆中存有五、五一级的大部分论文。我即分告同班诸友,大家都很高兴。韦女士寄来了我的论文的复印件:哈代诗歌中的必然观念,厚厚的有二十七页。我拿到这一册东西,仿佛看见了五十年前的自己,全部文章是我自己打出的,记得为打这篇论文我特地学了英文打字。原来我是想写一本研究哈代的书,这论文不过是第一章。生活里是要不断地忘记许多事,不然会太沉重,忘得太多却也可惜。我在论文的序言中说,希望以后有时间真写出一本研究哈代的专著以完夙愿。这夙愿看来是完不成了。我已告别阅读,无法再读哈代,也无法读自己五十年前写的文字,我想,若是能读,也读不懂了。今年夏天,目疾稍稳定,去清华参观新安排的冯友兰文库,便也到图书馆看看。大阅览室依旧,许多同学在埋头读书,安静极了。若是五年换一届学生,这里已换过十届了。岁月流逝,一届届学生的黑发变成银丝,但那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在。(选自烟斗上小人儿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节)【注释】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生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曹禺:本名万家宝。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缭绕( )(2)告诫( )(3)刮目相看( )(4)流逝( )2首段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3“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惭愧”?4请写出作者在清华图书馆中亲身经历的事。(两件即可)5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我们不能说清华给了我们一个曹禺,但我们可以说清华有助于万家宝成为曹禺。6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情感。7作者为什么将清华图书馆称为“祥云缭绕的地方”?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山雨 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1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所展现的画面。2本诗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都表现了雨的猛烈,在写法上两者有何相同之处?作用上有何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1)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今义:_(2)温故而知新古义:_;今义:_(3)可以为师矣古义:_;今义:_(4)思而不学则殆古义:_;今义:_七、作文(共40分)写作。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突出中心;有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