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海伦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docx
-
资源ID:76506751
资源大小:27.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海伦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B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C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D手把文书口称敕(shù)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戒 横溢 跌落 剁手B刹那 裸露 雕塑 倒霉C儒动 陡峭 妩媚 硕大D蔓延 高耸 眺望 暄哗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D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B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蒹葭采采,_。(诗经·蒹葭)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结庐在人境,_.(陶渊明饮酒(其五)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社日将近的句子是“_”。杜甫在春望中用“_”一句写出了将士因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x,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使武陵太守得而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壤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选自苏轼和陶桃花源并引)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便要还家( ) (3)或至百二三十岁( )(4)近岁道稍通(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常意天壤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3甲文中,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况)4历代附会桃花源记的情况很多,其中有把桃花源说成神仙居住的境地的。苏轼在和陶桃花源并引中认为这种说法是_。(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5乙文中,作者举了“南阳菊水”和“青城山老人村”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小题。【甲】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 ,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乙】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1请用四字词语给甲、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甲】_ 【乙】_2分析第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第段从哪些角度描绘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5第段说船“飞一般前进”与第段“我却还以为是船慢”是否矛盾?为什么?6从第、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并用词语概括“我”的心理活动,并填写横线上。第段_ 第段_ 第段_7赏析第段中加下划线的句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所展现的画面。2词人在下片中其实是将人与“孤鸿”合二为一来写的,请简要加以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4)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一定有许多温暖的记忆。可能是父母的呵护,可能是师长的关爱,可能是朋友的支持,也可能是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这些记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带着感动成长。请你以“流过我心田的暖流”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