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507113
资源大小:28.2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岭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抽噎(yé) 耸立(sng) 哄笑(hng) 拈轻怕重(nin)B酷热(kù) 殉职(xùn) 暮色(mù) 战战兢兢(jng)C狭隘(ài) 蜿蜒(yán) 坍塌(dn) 刨根问底(páo)D废墟(x) 险躁(zào) 目眩(xiàn) 瞻前顾后(zhn)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场阔别已久的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虽说伴有些许寒凉,但仍然是最轻柔的乐章。B“立春”是每年的第一个节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对“立春”都非常重视。C贸易圈内人士认为,特朗普对中国咄咄逼人的举动正在毁掉他达成任何长期贸易协议的机会。D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B能否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内容。C目前,我们班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佩戴近视眼镜,情况不容乐观。D动漫专题片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讲述党史故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择其善者而从之,_。(论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山回路转不见君,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儿女共沾巾。(王勃_)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居高声自远,_。(虞世南蝉)_,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二)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节选自宋史)注: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箧(qiè):书柜、书箱。薨(h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1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不亦说乎:同“悦”,愉快B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德的人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爱好 逝者如斯夫:往,离去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 三军可夺帅也:改变2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找出语段(一)中两章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标出对应的序号),并就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章,说说你的理解。4语段(二)中写赵普晚年对论语是手不释卷,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结合甲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鲁迅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 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 )。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倡,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 大船,已经泊在打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 )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 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粵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 )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甜,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 抱起,仿佛在祝货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曰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选自鲁迅朝花夕拾,有删改)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静肃 谨肃 谨严B谨严 静肃 谨肃C静肃 谨严 谨肃D谨严 谨肃 静肃2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要去关东看会,“我”内心高兴 _大家搬完了物件,“我”内心忐忑_ 一起走向河埠,“我”内心索然3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1)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从修辞手法角度)(2)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从词语运用角度)4朝花夕拾中,作者并非不喜欢读书,相反,他很喜欢读画本。其中最先得到的是长辈赠送的_,此外,还有长妈妈带回来的_。5“殊与礼教有防”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这样写的用意。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半轮秋”即半圆的秋月,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B“影入平羌江水流”,写诗人影子倒映水中,随船的前行而流动的状态。C作者连用五个地名,精巧点出行程,为读者展开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D这首诗是李白离开蜀地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2“思君不见下渝州”,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_这样的温暖_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_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_七、作文(共40分)作文小练笔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亲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抒发一下对母爱的感受。(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