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肇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题.docx
-
资源ID:76508344
资源大小:27.0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肇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欺侮(fu) 怠慢(dài) 撺掇(cun) 大彻大悟(chè)B过瘾(yn) 酬谢(chóu) 衣襟(jn) 如法炮制(pào)C亢奋(kàng) 羁绊(j) 震撼(hàn) 戛然而止(jiá)D晦暗(huì) 恣意(zì) 挑衅(xìn) 纨绔子弟(ku)2、下列各项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落弟 托词 宽恕 颔首低眉B奥秘 滞留 犀利 不修边副C遨游 褪尽 广漠 冥思暇想D拨弄 胆怯 心靡 海誓山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本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绚丽多彩、光怪陆离的动物世界。B经过半年的业务进修,他增长了不少才干,刚上任,就让人刮目相看。C先生的教导让我耿耿于怀,永远不能忘记。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4月22日,靖江德桥仓储有限公司发生火灾,现场火焰卷着浓烟高达二三十米以上。B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C当时他对自己能否获奖,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进入决选名单的五位作家都非常强。D由于浏览处理网络信息会浪费太多时间,让不少网络大V宣布退出微博和朋友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诗文原句填空。(1)蒹葭苍苍,_。 (诗经)(2)采菊东篱下,_。 (陶渊明饮酒)(3)会当凌绝顶,_。 (杜甫望岳)(4)_,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5)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6)出淤泥而不染,_。 (周敦颐爱莲说)(7)在追求“中国梦”的今天,我们要像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把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8)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_,_” 体现的正是这样的生活哲理。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核舟记(节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高可二黍许_(2)如有所语_(3)佛印绝类弥勒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灵活精巧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B窗上对联的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C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的精湛技艺。D从本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第段有什么作用?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具体说明其作用。3第段加点词语“凡是”有什么作用?4下面两首古诗句都包含了物候的现象、规律,请选择其一进行说明。(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诗词,回答问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及的绝望情绪。六、语言表达(共10分)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谈谈你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理解。七、作文(共40分)请以“我家的 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