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模拟题.docx
-
资源ID:76513480
资源大小:27.9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煞白(shà) 嗤笑(ch) 妒忌(dù) 哄堂大笑(hng)B恣睢(z) 胆怯(qiè) 脚踝(huái) 棱角分明(léng)C给予(j) 戳穿(chuó) 驱除(q) 细脚伶仃(líng)D拮据(jié) 诧异(chà) 别墅(shù) 仓皇逃窜(cun)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思绪万千,不禁潸然泪下。B为民请名,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C她地大物搏,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广袤的土地上悠远的文明仍然熠熠生辉。D这些书法精品,或古朴,或娟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离尽致。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勤奋努力历来是事业有成的不二法门。B旧社会人们常遭受饥饿,现在可以饱食终日了。C王教授学识渊博,写起文章来能随意地断章取义。D李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讲起来强聒不舍,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D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是日更定矣 不知木兰是女郎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苍颜白发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D是金陵人,客此 客问元方(2)把“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翻译成现代汉语。(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往事,写出了大雪后西湖之美,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国之悲。B此文融情于叙事写景中,运用白描勾勒出景物、人物,形神兼备,朴素淡雅,却又耐人寻味。C作者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把人的渺小与天地的广阔进行对比,充满了画面感。D作者以舟子之语来收束全文,似赞似爱,实嗔实怪,着力表现出舟子对“痴”人的不理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学会转身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得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细想,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吗?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阅读选文第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提出观点A._分析论述B._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容积的事例论证方法:C._得出结论D._3选文第段和第段分别有什么作用?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完成小题。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东风:春风。无力:没有力量。残:凋谢。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蜡矩:蜡烛。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但:只。改:指容颜变得憔悴。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为:替。探看:探探看,打听一下。(1)全诗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广为流传的佳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对此进行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全篇共21个“也”字,所表述的语气有三种:A陈述(用于描写景物);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也”字 各表现了哪种语气。(1)环滁皆山也。(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就这样慢慢长大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对于看不清楚的路,先走两步,踩结实了,然后再跑。走了两步,发现不对,赶快折回来,脚上沾了点泥水,没什么了不起,换双鞋寻找新路再往前走。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