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提分题.docx
-
资源ID:76516142
资源大小:28.1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怒号(háo)两鬓(bìn)嘉肴(yáo) 翩翩两骑(pin)B布衾(qn) 槽枥(cáo)鲲鹏(kn) 徙于南冥(x)C塘坳(ào) 突兀(wù)骈死(bìng) 教学相长(zhng)D挂罥(juàn) 庇护(bì)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领域 洪亮 危险 张灯结彩B虚惊 华贵 观赏 富贵荣华C锵然 燎原 褪色 人情事故D神龛 怅惘 仿佛 斗方大字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B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D老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人情事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B王林待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C这位设计师出色的工作和独特的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D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英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速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知不足,_;知困,_。(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_。(3)_,不必藏于己;_,不必为己。(4)是故_,_,故外户而不闭。(5)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6)虽有嘉肴中一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句子是:_,_,_。(7)大道之行也一文描述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_,_,_。(8)大道之行也是一片名文,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根据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加点字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B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C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D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如鸣珮环。B斗折蛇行。C全石以为底。D卷石底以出。3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课文,完成下面小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不对,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B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不重视实验。C第两段是并列关系,段落顺序可以调换,不影响表达。D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2你从本文所说的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中,看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存在什么弊端?3选文第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你认为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五、诗歌鉴赏(共5分)对下面诗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了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六、语言表达(共10分)某同学为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美好环境,我校团委号召广大青少年坚守网络公约,【A】抵制网络谣言,为了避免不犯错误,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B】同学们,让我们进一步增加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正义感 , 坚决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杜绝虚假信息,共建诚信网络。(1)A句有不合逻辑的语病,应将“_”“_”删去。(2)B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一词改为“_”。七、作文(共40分)根据要求完成作文。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