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金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docx
-
资源ID:76517454
资源大小:29.1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金昌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涉足(shè) 瞬息(shn) 延绵(mián)B幽寂(jì) 悲伤(bi) 伫立(chù)C萋萋(q) 诱人(yuò) 选择(xun)D忧郁(yù) 污染(rn) 清晨(chén)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D“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二号送上太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3、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四个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闻一多先生既是一位学者,也是伟大的民主战士。面对独裁统治,他义愤填膺,向全国人民发出呼喊;民主战士李公朴被害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但他英勇无畏地登上群众大会的讲台,锋芒毕露地发表演讲;会后,他更是视死如归,昂首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头。A义愤填膺B凶多吉少C锋芒毕露D视死如归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B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C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诗文原句填空。(1)万里赴戎机,_。(木兰诗)(2)朔气传金柝,_。(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_。(木兰诗)(4)可汗问所欲,_。(木兰诗)(5)_,送儿还故乡。(木兰诗)(6)脱我战时袍,_。(木兰诗)(7)当窗理云鬓,_。(木兰诗)(8)双兔傍地走,_?(木兰诗)(9)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10)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11)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2)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3)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14)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15)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16)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甲】炳烛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燃蜡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恐已暮矣_ 盲臣安敢戏君乎_见往事耳_ 及鲁肃过寻阳_2下列对【甲】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 年 /七 十 欲 学 /恐 已 暮 矣。B吾 /年 七 十 /欲 学 恐 已 暮 矣。C吾 年 七 十 /欲 学 恐 已 /暮 矣。D吾 年 七 十 /欲 学 /恐 已 暮 矣。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人类群星闪耀时主题阅读【作品简介】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史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作者截取了若干历史人物生命中那些“关键时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时刻,以此来表现他们的非凡人生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片段节选】【甲文】伟大的悲剧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A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乙文】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当第三次航海试验,电缆第一次把声音从美洲传到欧洲的那一刻,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全体船员受到了款待。全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像一位凯旋的古代统帅坐在一辆四驾马车上,一次又一次的欢呼把他弄得神魂颠倒,此时此刻,他成了美国光荣、最受崇拜的人物。但是就在这一片欢庆中,只有一个声音却令人关注地沉默了,那就是海底传来的电报;B而前几天传送的讯号也早已混乱不清,好像一个临死的人的最后喘息,现在彻底断了气。过了不久,人们再也无法不认,埋藏深海的电缆已失灵,从大洋彼岸再也没有传来清晰的声音,再也没有传来chún cuì( )的电流振荡。一时间,欢呼的浪潮就像反冲回来似的,全都气势汹汹的扑向那个wú g( )的罪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说他欺骗了一个城市、一个因家、一个世界;甚至还有更恶毒的污蔑和诽谤也纷纷传开。这个昨天还被当作民族英雄的人,现在却不得不像一个罪犯似的躲避他的昔日朋友和崇拜者。没有想到失败的这么惨,资金损失,名誉扫地;而这根没有用的电缆却像传说中的环绕地球的巨蟒躺在大洋底下见不到的深处,一躺就是六年在这六年期间,两大洲之间又恢复了原来的冷冷清清的沉寂。19世纪最大胆的计划昨天几乎就要成为现实,而现在又变成了传奇和神话。不言而喻,没有人会想到重新去做这件成功了一半的事业;这可怕的失败挫伤了一切勇气,扼杀了全部热情。所以六年之内,一切工作都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就像那条海底下被人遗忘的电缆一样,无人问津。对于长期热衷于这项计划的那个富有幻想的人菲尔德,人们也越来越不去注意他。不过,重新进行这项试验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到来,只是缺少一个能把这项旧计划灌入新生力量的人罢了。这样一个人突然之间出现了。看!他还是原来的他,仍旧是那个怀着同样信念、充满同样信心的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他从默默无闻的放逐和幸灾乐祸的蔑视中又站了起来,他第30次远渡大西洋重新出现在伦敦,他用一笔六十万英镑的新资金获得了旧的经营权。而现在供他使用的终于是那艘梦寐以求的巨轮著名的“伟大的东方人”号。真是无巧不成书:这艘巨轮在1865年这一年恰恰闲置着,因为制造这般巨轮本身也是一项十分大胆的计划,人的载重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需要,所以两天之内菲尔德就买到了这艘船,并且为远航进行了必要的装备。这一下子就使得以前无比困难的事变得容易多了。1865年7月23日,这艘装载着新电缆的巨型海轮离开泰晤士河。尽管这一次又失败了在铺到目的地的前两天由于电缆断裂而告吹,那永远填不饱的大西洋又吞下了六十万英镑。但是此时此刻的技术对完成这项事业是确有把握的,因而没有使人丧失信心。1866年7月13日,“伟大的东方人”号第二次出航,终获成功。这一次,通过电缆从美洲传到欧洲的声音显得十分清晰。数天以后,那条失踪的旧电缆又被重新找到。现在,这两条电缆终于把欧洲的古老世界和美洲的新世界连接为一个共同的世界。在昨天看来是奇迹的事今天已变成了想当然的事。从此时此刻起,地球仿佛在用一个心脏跳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从地球的这一边同时听到、看到、了解到地球的另一边。人类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力量处处生活得像神仙一般。由于战胜了空间和时间,但愿人类永远友好团结,而不是被灾难性的狂想一再迷惑:想不断去破坏这种伟大的统一;想用战胜自然的同样手段来消灭人类自己。选自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wú g( )chún cuì( )2请自选角度为上文划线的A、B两处文字作批注。3精读乙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语段,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评价文中菲尔德这个形象。4开头【作品简介】中说的“关键时刻”,在乙文中具体指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黄河颂(节选)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1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抒写对黄河的赞颂之情的?2作者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是“屏障”?3你是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4体会诗歌用词精妙的地方,品析下面加点词好在哪里。(1)(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具体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疏懒:_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惶急:_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渴慕:_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生命中什么是可贵的?真挚的情感是可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美好的品德是可贵的:善良、执着、勤劳幸福的点滴是可贵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叮咛将题目 是可贵的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少于500字;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