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南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518860
资源大小:28.3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南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揩油(ki) 调羹(gng) 烧瓷(cí) 舀水(yo)B阖眼(hé) 疙瘩(g) 碟子(dié) 喘着(chun)C保姆(m) 咳嗽(suò) 绞肉(jio) 薪金(xn)D抹杀(m) 吩咐(f) 草率(shuài) 悠然(yu)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幼稚 忍俊不禁 祸不单行 芳草萋萋B猥琐 仙露琼桨 轰轰烈烈 垂垂暮老C魂魄 血气方刚 盘虹卧龙 灼灼其华D孱头 紫色滕萝 惹人费神 延棉无尽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D这几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故园东望路漫漫,_。 (岑参 逢入京使)_,百般红紫斗芳菲 。 ( 韩愈晚春)烟笼寒水月笼沙,_ 。 (杜牧泊秦淮)_,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莫言下岭便无难,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将军百战死,_ 。(木兰诗)(2)默写赵师秀的约客。_ ,_ ,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孔子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汙池,水潦注焉,藋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注】伯鱼:孔子的儿子,名,字伯鱼。汙(w)池:水池。水潦:雨水。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D及鲁肃过寻阳(拜访)2下列句子中,加点“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水潦注焉A复到舅家问焉B且焉置土石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B古人都可以自称“孤”,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可以亲密地称“卿”。C孙权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并现身说法,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D孔子认为:打扮外表让人容貌光彩,学习让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谁都可以是天使丰高飞多年前,我和妻子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妻子在一家报社当编辑,我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DJ。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已经有三年的时间。院子里有一扇大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把铁门上的钥匙。我家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妻子手中。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那时我做的是一个下午档的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小时赶到电台。夏天我有午睡的习惯,而妻子那天正好在报社加班没有回来。平时午睡都是妻子叫我起床,于是那天我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离直播只有半小时了。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妻子手上。我顿时手忙脚乱起来。院墙很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房间里又没有装电话。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缝,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超过十岁。炎热的午后,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短裤,头发凌乱得像是一堆稻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我喊住他,想请他去巷口给我妻子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口之前,我首先想的是我是否应该先给他一点零钱作为报酬。我翻遍口袋,除了一张百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一百元当作“零钱”给一个乞丐。我飞快地跑回屋子,想找出一些零钱,但没有成功。然后,我看到橱柜里放着两个昨晚剩下的馒头。隔着铁门,我把那两个还很松软的馒头递给了他。我看得出他很高兴,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向我道谢,转身准备离开。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一张百元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张纸币,然后又看了看我,转身离开了。十分钟后,他还没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后来,一个邻居回来了,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出租车,所幸没有耽误直播。晚上问妻子,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着对妻子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妻子笑我傻。我和妻子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已,我和妻子的生活一如既往般平静。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妻子正忙着搬家。妻子突然对我说,门口有人盯着你看呢。顺着妻子的目光望过去,我愣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他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了。我看他的时候,他的眉头微微地舒展了一下。然后,他伸出一只小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里面是一张揉成一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张纸币递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妻子。他还是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原来,那天他沿着长长的巷子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伙伴救了他,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我告诉他,这一百元是他的了,可他还是固执地把钱留了下来。我和妻子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1谈谈你对本文题目“谁都可以是天使”的理解。2第段详细叙述“我”居住地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3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段中加点的“崇拜”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五、诗歌鉴赏(共5分)根据课文木兰诗,完成下面小题。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 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 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翻译下列句子。(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划线句意在表现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列语段中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根据要求进行修改。紫鹊界梯田培育着厚重悠长的瑶族文化。湖南隆回县虎形山花瑶是唯一一支保持完全最古老风俗的瑶族,他们依然过着农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且保持了与世无争、勤劳质朴的传统。(1)第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2)第句语序不当,应将“_”与“_”互换位置。七、作文(共40分)生活中有许多“第一次”,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许多“第一次”累积起来的。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经历,以“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