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519341
资源大小:28.3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父亲是开锡箔(báo)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B白颊(jiá)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C像小珊瑚珠攒(z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D老和尚却道无妨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su)。2、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和画线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的夜晚,月亮如一颗珍珠襄嵌在夜空,月光如一片轻柔的白纱,整个村庄都沐浴在这柔和的月光里。B早春的雨后的西湖别有一番美,似乎总要把一冬贮蓄的绿完全绽(dìng)放出来,和蓝天相互映衬。C夕阳西下,在薄烟笼罩下,天边露出一丝丝诱人的黄晕(yn),和唱着渔歌归家的粗犷的汉子形成鲜明地对比。D他给人一种很高邈(mio)的感觉,让人不敢亵渎,甚至吝啬用更多的词语来形容他,只是觉得深远。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珠江之畔,魅力海珠,这里有水网交织、花枝招展的湿地公园,让人陶醉其中。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C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龙山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D学习文言文,务求字字落实,句句明了,万不可马虎了事,不求甚解。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听到消防员牺牲的消息,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B猫的睡眠很轻,睡眠的时间也不像给人的印象那么多。C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寓意丰富深刻,外形憨态可掬,深受大家喜爱。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满自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2)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4)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5)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6)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节选)【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学而不思则罔( )(2)王生不说曰( )(3)学而不厌( ) (4)王生益愠( )2下列关于“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学者之大忌C择善而从之D是以谓之文也3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断两处),并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参考:冀:周代诸侯国名。姓。希望,可引申为“企图、需求”。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无法不对你残酷安 宁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整提前了一年。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选自新时文 树心花的盛放 ,有改动)1文中“我”对弟弟的“残酷”具体指的是哪些事?请概括作答。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1)眼前这个瘦弱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2)“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的工资零头都不到!”3“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这个结尾能否删除,为什么?4这篇叙事性文章语言生动,其间也不乏一些精辟的议论性的文字释放出智慧的光芒。请摘抄一处议论性文字,并谈谈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诗歌,完成题目。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C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2)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你从本文故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七、作文(共40分)写一篇介绍学校环境、建筑物结构布局的说明文,要仔细观察并描写出校园建筑的特点,字数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