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题.docx
-
资源ID:76519426
资源大小:27.6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池沼(zho) 嶙峋(xún) 砌砖(qì) 着眼(zhuó)B琢磨(zhuó) 邱壑(hè) 镂空(lóu) 蔷薇(qián)C轩榭(xun) 庸俗(yn) 模样(mú) 松柏(bi)D斟酌(zhn ) 一幅画(fù) 对称(chèn) 阑干(lán)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正襟危坐 井然有致B眼花缭乱 络绎不绝 响彻云宵 亭台轩榭C锐不可挡 层峦叠峰 摩肩接踵 无动于衷D举箸提笔 触目伤怀 殚精竭虑 天翻地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台上,观众们屏息敛声,生怕一眨眼就错过最精彩的瞬间。B汽车飞跃黄河,真是二个惊心动魄的壮举,让我们非常惊讶。C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D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2)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3)半卷红旗临易水,_。(李贺雁门太守行)(4)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5)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6)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7)饮酒中,描绘黄昏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是:_,_。(8)杜牧在赤壁一诗中,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城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向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释迳:取道,经过。纡曲:迁回曲折。形容:形态。宜都记作者,袁山 松。践跻:登临。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略无阙处(2)江水又东2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哀转久绝 泠泠不绝B不以疾也 常闻峡中水疾C自非亭午夜分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至峡口百许里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曾无称有山水之美4两文结尾处都有引用,【甲】文引用“渔者歌”是为了表达_【乙】文引用袁山松的话是为了表达_。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中“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可以是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生命的选择雷抒雁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不多日子,油绿的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的。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玉簪照样可爱。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有删改)1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2第段中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了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3赏析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第段中说:“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玉簪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本诗炼字精妙,比如颔联中的“_”字表现出群山和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又如颈联中的“_”字化静为动,将朗月投影在江水中的夜景写得浪漫而富有动感。(2)此诗是诗人第一次出蜀时所作,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生动地表达出自己对于故乡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本诗中“江入大荒流”一句描写了江水进入楚地后一马平川的景象。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河”的诗句,请写出除本诗外,你读过的一句: (诗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六、语言表达(共10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本文写父子相爱相怜的感情,真挚动人。但这种感情中渗透着淡淡的哀愁。( )(2)本文四次写“背影”,其中首尾两次详写,中间略写。( )(3)本文以“背影”为题的原因是,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背影”这一特殊的肖像刻画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七、作文(共40分)请以“我家的战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叙事具体,生动形象,写出你的感悟、认识;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