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试卷.docx
-
资源ID:76519940
资源大小:27.3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嬉戏(x) 呈报(chéng) 较量(jiào) 赫赫有名(hè)B爵士(jué) 澄澈(chng) 称职(chèn) 踉踉跄跄(qiàng)C妥当(tu) 炫耀(xuàn) 钦差(chi) 杞人忧天(q)D滑稽(j) 女娲(w) 庇护(bì) 莽莽榛榛(máng)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jié) 水何淡淡B山岛竦峙(shì) 左迁龙标C秋风萧瑟(sè) 夕阳西下D子规啼(tí) 枯藤老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来了,小芳和哥哥小明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郊游。B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正当青春年少,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吧!C你说话和气一点行不行?老是这样咄咄逼人,谁还愿意跟你交流呢?D这鬼天气,淅淅沥沥的雨还停不停?4、下面是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李白峨眉山月歌(1)峨眉山月半轮秋,_。(2)夜发清溪向三峡,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阅读。【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选自列子·天瑞)【乙】上(唐太宗)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选自居安思危)注:(傥)同“倘”,倘若。(遽)立刻,马上。(四夷)古时对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少数民族的统称。(数)屡次,多次。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犹宜将护(2)四夷俱服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因往晓之(因为,由于)B病虽愈,犹将护(即使)C然朕日慎一日(不过,但是)D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所以,因此)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2)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4【甲】【乙】两文都涉及“忧”,杞人之“忧”与唐太宗“忧”,有何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春风,回答各题春风老舍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的草色在黄绿之间,松是绿的,别的树叶差不多都是红与黄的。就是那没树木的山上,也增多了颜色日影、草色、石层,三者能配合出种种的条纹,种种的影色。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可是被清凉的蓝空给开拓出老远,平日看不见的小岛清楚的点在帆外。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一种无目的的思虑,要思虑而心中反倒空虚了些。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引起我甜美的悲哀。我不知应当爱哪个。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同情地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干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的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1通读全文,内容填空。不同点相同点夏天冬天春天多风秋天_济南很热_青岛_较温暖2品味语言。(1)品读课文要重视朗读,请你说说第段画线句哪个词应该重读,理由是什么。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3文章的标题是“春风”为什么却要从两地的秋天写起?4文章最后一句说“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你觉得作者是否真的想要到苏杭去“避风”呢?请结合上下文,再联系济南的冬天谈谈你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此处指西受降城,故址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1前两句用“沙似雪”“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3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说说下面对“我”和爸爸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什么心理?爸爸驱车带我回老家去,一路上全是柏油路,很平整,走到村口时,爸爸突然一打方向盘,从旁边一段坑坑洼洼的路绕了过去。我不解地问爸爸:“怎么拐了一下,走这条泥巴路?”“哦,那边有几颗石头。”“有石头怎么啦?”“石子被轮胎碾轧后可能会弹起来。”“那又怎么啦?总比这泥巴路舒坦啊!”“哦,旁边有几个下棋的老人。”爸爸淡淡地说。七、作文(共40分)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饭菜,妈妈的唠叨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