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卷.docx
-
资源ID:76520397
资源大小:27.2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盘锦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蝉蜕(tuì)尴尬(gngà)木屐(j) 玉簪花(zn)B系上(jì) 咻咻(xi) 缠络(luò) 攒成(zn)C骊歌(lí) 珊瑚(shnhú) 花圃(p) 掸子(dn)D菜畦(qí) 倜傥(tng) 拗过去(o) 弥漫(mí)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释然 振动 五脏六腑 本末倒置B俯瞰 遨游 一目了然 分辩不清C签字 部骤 惊心动魄 流传甚广D无虞 神密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3、下列词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战略决战中,我军以高屋建瓴之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B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今天读起来仍然令人回肠荡气。C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D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C为攻克克隆技术,他连业余时间都抓得很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D不晓得什么原因,我对这课的故事印象特别的深,到现在我还约略背诵得出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句默写填空(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2)烟销日出不见人,_。(3)在古代文人眼中,莲花高洁质朴,“_ ,_ ”;(周敦颐爱莲说)梅花坚贞无私,“_ ,_ ”(陆游卜算子咏梅)。(4)2015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_ ,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信心满怀,豪情万丈,正如诗云“_ ,_ ”(李白行路难)。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 青树翠蔓 抱蔓摘瓜B香远益清 曾益其所不能 相得益彰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洞若观火D宜乎众矣 不宜妄自菲薄 事不宜迟2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3选文第一段开头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有什么用意?请简要概括。4周敦颐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表现了自己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下面链接材料中龚自珍为什么要写病梅?请结合背景链接简要分析。链接材料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资;以歌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来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歌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战!(节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注释】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肆鼓吹。绳:以一定标准衡量、约束。夭梅病梅:意思是把梅弄成畸形异状,养成病态。孤癖之隐:独特的心理癖好。隐,隐衷,内心深处。鬻(yù):卖。【背景链接】清朝封建统治者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此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无根的兰花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影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1文中提到“北平”“祖国已破”两个词语,由此判断此文的写作背景应该是_时期。2段画线的“这些”和“这里”分别指代什么?3段中写到“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作者为什么要流泪?4段“蚕未离开那片桑叶”有什么深刻含义?5段中描写的“萍”和“絮”的漂泊有什么不同?分别比喻什么?6段划线句表达了作者什的感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2“商女不知亡国恨”是讽刺商女愚昧无知吗?为什么?3“犹”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_呀,真美_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_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_。七、作文(共40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体验,都有不同的感受。有快乐,也有苦恼;有动力,也有压力;有觉醒,也有困惑请将“成长的_”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