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瑞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520558
资源大小:45.7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瑞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遗嘱(zh) 挪威(nuó) 投资(z)B仲裁(cái) 议会(yì) 拨款(bò)C颁发(bn) 巨额(é) 贡献(gòng)D授奖(shòu) 建树(jiàn) 仪式(sh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嶙峋 雷同 俯仰身姿B蔷薇 跳骚 长途跋涉C题跋 喧嚣 惟妙惟俏D翰林 雕镂 巧妙绝伦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只是重岩叠嶂走起来要小心。B“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起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C只见落梅山庄坐落在群山万壑之间,风景秀丽,宁静而又祥和的气氛让人望峰息心。D西南方有一片竹林,林子遮天蔽日,棵棵翠绿挺拔。一阵秋风吹过,林子“沙沙”作响。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B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_,_”。(2)何为浩然正气?是“_,_,_”(孟子三章)自我坚守的人格品质。(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指出了亡国的两个条件,值得统治者警惕。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减)【注释】故山:旧日所居住的山。猥:鄙贱。自谦之词。玄灞:深青色的灞水。沦涟:泛起涟漪。舂:这里指捣米。静默:这里指已入睡。鲦:一种细长的淡水鱼。青皋:青草地。雊(gòu):野鸡鸣叫。天机清妙:性情高远。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四时俱备( ) (2)沉鳞竞跃( )(3)与山僧饭讫而去( ) (4)然是中有深趣矣( )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4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在空白处填写一句相应的内容。5读完【甲】【乙】两文,小顺将两文表达的情感进行了对比,请帮他完成下表。材料情感相似处情感相异处甲文作者对自然山川的(1)_之情独赏美景,有(2)_之感乙文友人不在,有(3)_之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没有背影的父爱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孩子赌气不去上学,甚至发誓不参加中考了。我听到父亲在电话里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也许是在感叹为人父实在是困难,而做儿子的却总是对此浑然不觉。接完父亲的电话,我好一会儿缓不过劲来。我奇怪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一次挨打的情景。父亲对我太好,很早就达到了关系平等的地步,他会征求我的意见,一如征求我的母亲的意见。而我到了青春期之后,却处处与他为难,让他吃尽了沟通的苦头。我经常任性妄为,做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事,让父亲很不开心。对这些父亲从不提起,他总面带着满足的微笑,平静地接受街坊邻居对我们兄妹的赞美,为我们骄傲。小学的时候,我因为玩爆竹炸伤了自己。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我听见父亲和母亲互相埋怨,最后竟然打了起来。我听着刺耳的茶杯破碎声,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愧感,不禁默默地流泪,不知道哭了多久,才沉沉睡去。朦胧中,我感觉到一双温暖的手在擦拭我冰冷的脸庞,那么柔和,那么小心翼翼。我睁开眼睛看到是父亲,他在哭!他一个大男人像小孩子一样在没出息地哭!旁边是同样默默哭泣的母亲那一晚上,我们仨都没能睡着,我们都在自责。我发誓以后一定不再闯祸,我是能承担责任的人了。就在那个晚上,我猝不及防地长大了。中学的时候,老师讲朱自清的背影时布置了一项作业:也写一篇关于父亲的背影。真奇怪,我的脑海里恍惚没有父亲的背影。直到这时,我才发现父亲其实一直都是在以迎接者的姿态接纳我:记得上中学后,父亲陪我走路上学,他让我走在前面,自己拎着包紧紧跟着,我的影子就在他沧桑的脸庞上忽隐忽现;我乘车外出,他会目送着我坐的车子渐渐走远,直到消失,我只能推测他什么时候会背过身去;家乡四面临水,坐船跟吃饭一样稀松平常,而只要我坐船回家,常常在江心就能眺望到码头上站着一个人,那一定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啊,他为什么就不能早早地转过身子,让我也看看他的背影呢?他和我面对面地站着,青春站过去了,激情站过去了,生命也站过去了宝贵的一半。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还是一所名牌大学。在我们的小村子里,我一下子成了名人,但父亲只是用平静的声音回复那些溢美之词。他默默地打理好我的行囊并送我到学校。安顿好了之后,我送他到车站那次似乎是我第一次送他,也是他第一次主动走到我前面。我看着他微微佝偻的身躯有说不出来的难受,谁知他突然转过身子,对我说:“我今天还是不回去了吧。”说着就又往学校的方向赶,仿佛儿子的大学是他的大学,于他充满了温和而强烈的归属感。回到校园,我们一起参观了传说中的樱花大道和民国时的建筑。每到一处,他都努力而贪婪地看着,仿佛要把永久的遗憾和逝去的理想看回来,仿佛要把四十多年似水的年华看回来。我知道,这么多年了,他心中的那个梦并没有死,它还活着,它要化作浪漫樱花在我的大学开放。现在我上了大学妹妹在最好的高中做最好的学生。看起来很美,但家里的开支却日渐猛增。为了供我们兄妹俩安心读书,父亲又拾起了荒废多年的养蜂手艺。母亲偷偷告诉我,最熟练的养蜂专家一天也要被蜜蜂蜇上五六次。我在学校里看到盛开的鲜花,便似乎看到父亲正被蜜蜂攻击,他所有裸露在外的黝黑的皮肤都是被攻击的目标。我甚至一度想回到家乡,杀死他的蜂王,踹翻他的蜂箱。我们总劝他戴上防护面罩,但这也没起多大作用,养蜂是细活,很多时候要靠眼睛和手感。父亲还是不得不经常裸露面庞去接触蜜蜂,顶多端一盆肥皂水在旁边,被蜇了就迅速抹一下,草草了事。前几天看到同学写的一句话“父亲是我的致命武器”,一种刻骨铭心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我的父亲于我,也是这样。你不知道现在我有多爱他,爱他甚过我的青春,我的理想,甚至我的生命。我愿意他找个机会狠狠地揍我一顿,补上我为人子应该承受的痛楚。我愿意为他祈祷,为他折寿几年,只愿他多活几年,让我多做几年孝子。我要告诉他,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做他的儿子,永生永世做他这个没有背影的父亲的儿子。我还要告诉人们,其实父亲和孩子,他们是彼此的致命武器,孩子们一定要珍惜父亲的旷世伟大的恩情。这份情值得我们用全部的热爱和尊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偿还。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父亲在“我”不同的成长阶段关爱“我”的几件事。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小学时:父亲哭泣自责并抚慰被爆竹炸伤的“我”中学时:父亲跟在后面陪“我”走路上学;_大学时:父亲送“我”上学并和“我”一起参观校园;_2请结合第段的内容,说说段中加点的“猝不及防地长大了”的含义。3请结合第段的内容,对段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析“我甚至一度想回到家乡,杀死他的蜂王,翻他的蜂箱”一句中加点词的作用。5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表现的都是真挚感人的父爱。请从写法、内容两方面,简要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表现父爱上有哪些不同之处。五、诗歌鉴赏(共5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说过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全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2诗歌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做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翻译下列句子。(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七、作文(共40分)“花红虽好,需得绿叶扶持。”这可以看出是对侧面描写(衬托)的生动解释。清代刘熙载指出:“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这是教我们通过侧面描写来达到表达效果。请展开联想,在下面对人物描写的描写中,加进对外面的大雨和车上的肥胖乘客的侧面描写,来表现人力车夫劳作的艰辛和内心的酸楚。可选“以景衬人、以物衬人、以人衬人、以物衬物”中的两种。三轮车夫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那破旧不堪的衣衫,那青筋突起的手臂,那因过度用力而扭曲的脖颈,全都浸湿在雨帘中,与汗水混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