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题.docx
-
资源ID:76520889
资源大小:26.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挚痛(zhì) 懊悔(ào) 澎湃(bài) 田垄(lng)B祈祷(qí) 镐头(go) 嗥鸣(háo) 斑斓(nán)C哺育(b) 亘古(gèng) 污秽(huì) 默契(qì)D土壤(rng) 屏障(píng) 怪诞(dàn) 谰语(lá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保姆 阔气 憎恶B鼹鼠 谋杀 诉苦C辞岁 具惮 橘子D惶急 烦琐 惊骇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泛指学识浅陋的人。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B文章中,孙权对吕蒙是认真相劝,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C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诱惑。D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道,当权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语气词,同“耶”C见往事耳 见:发现D即更刮目相待 更:另,另外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以为大有所益 公亦以此自矜B蒙乃始就学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愿为市鞍马D结友而别 笑而遣之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略写吕蒙学习的情况,有力地突出了中心。B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和对吕蒙的关心,又不失君主的身份。C鲁肃和吕蒙对话,相互打趣,具有调侃意味,与孙权的认真相劝情调不同。D“结友而别”是“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正面表现吕蒙才略的长进。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完成问题。“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2)文章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3)选文中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回答)(4)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5)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深刻含义是什么?“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分别写出下列加点词正确的意义。(1)将军百战死( ) 出郭相扶将( )(2)不闻机杼声( ) 万里赴戎机( )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完成作文(1)请以“探险”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读罢本单元各篇课文,我们深深感受到探险家们身上的那种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精神。请你以“勇气”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