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格尔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docx
-
资源ID:76521214
资源大小:28.8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格尔木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孤帆(fán) 真挚(zhì) 朝霞暮霭(i)B渲染(xuàn) 灵魂(hún) 富丽堂皇(táng)C遥望(yáo) 意境(jìng) 浮光掠影(lü)D惆怅(chóu) 造化(huà) 颐和园(yì)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他们夜晚独对星空时,浮华和名利都被过滤掉,他们的心灵惦记的是最初那两扇柴门,那是故乡的眼睛。B她的瘦以及她的黄发丝,都让人无原无故地产生一种怜悯。C趁个假日,我出了城,经自寻春去了。D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扬溢的感情和才华。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B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D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因为其中的内容如此丰富,浮光掠影的浏览根本无法完全体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B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C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衹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D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默写。(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浓重的乡愁和戍边难归的句子:_,_。(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_,_?(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_,_,_。(4)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B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意:在意。D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徒跣:赤脚走在路上。2下面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B得志,与民由之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C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大王给与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D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然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但又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3下面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的出处不同。甲文出自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著作;乙文出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B甲乙两文的内容不同。甲文是讨论“何谓大丈夫?”的问题。孟子针对景春的观点,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乙文写的是安陵君面对强秦企图用“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政治骗局,而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表现了安陵君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C甲乙两文的写作方法不同。甲文用的是议论文的笔法,先就景春提出的“大丈夫”的错误观点进行反驳,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标准;乙文用的是小说的笔法,先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和原因,再写他出使秦国,和秦王作斗争的经过,最后取得了胜利。D甲乙两文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在孟子看来,“大丈夫”具有不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的因素所迷乱、动摇和屈服的气概;唐雎也具有勇敢、责任和担当的国士情怀,这些意志和精神我们都应该发扬光大。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冰窗花任随平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糨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哪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的牵念和期望。(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注释】葳蕤(wi ruí):形容枝叶繁盛。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请结合文章第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4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简要说说“八十始得归”中“始”字的妙处。(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下列情境,按要求答题。2019年6月8日下午,高考最后一场考试即将结束。安徽合肥十中考点大门外,已聚集了多名考生家长。下午5时许,英语考试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一位身着黄色T恤的高个小伙从大门走出,脸露微笑,步伐轻盈,他径直走向人群。母亲冲着他说了句:“结束了!”小伙回:“妈,我有话和你讲。”这位母亲还没来得及反应,儿子突然跪了下去,高声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母亲见状,双手抱住儿子的头,哭了出来。假如你目睹了这一幕,你会对小伙说些什么?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不该丢失的_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 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 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