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西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题.docx
-
资源ID:76522117
资源大小:26.7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青海省海西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酷热(kù) 耸立(sng) 突兀(wù) 参差不齐(ch)B厌倦(juàn) 怦怦(png) 晕眩(xuán) 哄然大笑(hng)C抽噎(y) 呻吟(yn) 恍惚(hung) 惊慌失措(cuò)D安慰(wèi) 凌乱(líng) 滑稽(j) 小心翼翼(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繁杂 慈怜 花梗B繁密 遮蔽 心绪C莲篷 凋谢 花瑞D倾侧 精粹 摇摆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那种漠不关心班集体的态度是不对的,应该尽快转变。B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C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优越的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D面对几年的同窗好友,你怎么能那样麻木不仁呢?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B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到达火星表面,执行一系列巡视探测。C经过精心设计的2021年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外形憨态可掬,寓意丰富深刻,深受大家喜爱。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填空。(1)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写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2)杨花落尽子规啼,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能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比眼前的现状美好"这一生活哲理,既点明时令,又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此。梁上君子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选自后汉书·陈寔传)【注释】寔:陈寔,即陈太丘。以:因为。稽颡(q sng):以额触地的跪拜礼。譬:教导。宜:应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相委而去: (2)元方入门不顾:(3)遂至于此: (4)宜深克己反善:2下列各句中“之”与“不善之人未必本恶”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之B水陆草木之花C正色训之D寔徐譬之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B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C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D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待君久不至,已去。(2)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5甲文中的陈元方和乙文中的陈太丘,父子俩的聪慧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朝花夕拾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 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 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 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 “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1选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2选文中画线句,描写出了“我”当时的哪两种心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孤”两字,写出了诗人当时_的处境。2对这首诗的表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的“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的命运。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想象,并非身临疆场。D全诗洋溢着轻松欢快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激励。六、语言表达(共10分)本文运用第几人称来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七、作文(共40分)最近,网络流传的“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中,其中有4句颇能反映当今某些中学生的心态。请从中任选一句,再从(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说了你也不懂。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1)描述一个说这句话时的生活场景。(2)就这一现象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