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卷.docx
-
资源ID:76522357
资源大小:27.8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瑶民(yáo) 呜咽(yè) 军阀(fá) 缴租(jio)B督促(d) 欺侮(w) 攀谈(pn) 矗立(chù)C盛饭(chéng) 峭壁(qiào) 骨碌(g) 咀嚼(jiáo)D点缀(zhuì) 澎湃(bài) 疲倦(juàn) 倾斜(q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A西蜀 幕色 麂子 荆棘B恩惠 感慨 恍惚 垦切C陡峭 譬如 鸿濡 淤泥D简陋 案牍 监督 拖沓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经过一天的颠沛流离,我们来到了位于哈密市前进东路的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供电段。B他处理问题时,常常自作聪明,事情办砸了又推给别人,真是令人忍俊不禁。C学校附近的十几个农民擅自到教学楼下开凿煤窑,导致教学楼墙壁出现裂缝,地基下陷,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整日屏息凝神,担惊受怕。D当他拿起指挥棒,沉浸在音乐中时,一种文化上的脉动令他感到与现场观众心有灵犀。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居高声自远,_。 (虞世南蝉)(2)_,凭轩涕洒流。 ( )登岳阳楼)(3)相呼相应湘江阔,_。 (郑谷鹧鸪)(4)_,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5)晨兴理荒秽,_。 (陶渊明_)(6)晴川历历汉阳树,_。 (崔颢黄鹤楼)(7)双兔傍地走,_。 (木兰诗)(8)稍近益狎,_,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黔之驴)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注释】:任:推荐。手版:笏(hù)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仕:指做官。1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不蔓不枝(2)亭亭净植(3)有狱久不决(4)乃委手版归委: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B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陋室铭)C吾不为也/啮沙为坎穴(河中石兽)D乃委手版归/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4乙文叙述了周敦颐哪两件事?请结合这两件事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苦”与“乐”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将它们放在一起,相互对比,相互反衬,加之又分别以“最”来修饰,这样既能使论题鲜明、突出,又能深深吸引读者。B第一段中,作者先否定了一些关于“最苦”的说法,引起读者兴趣,再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人新奇之感,又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C第三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讲尽责任的快乐,再从正面分析不尽责才是痛苦的。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下列与文中的“最乐”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狄更斯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C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D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歌德3请简要说说你对“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一句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甲】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乙】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列对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莫言”以否定的形式指出下山并没有什么难处,因此行路的人们都很是欢喜。B乙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象,一个“足”字,表现了农家待客的盛情。C两诗题中的一“过”一“游”,分别表达诗人游历山野的乐趣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D两首诗的语言风格大致相似,都明白如话、朴实自然,笔调明朗、灵动活泼而又富于理趣。2甲乙两诗的三四句分别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请简述。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七、作文(共40分)作文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请以“多一点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