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docx
-
资源ID:76523426
资源大小:27.0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搅动(jio) 勉强(qiáng) 支撑(zhng) 伯爵(jué)B妯娌(zhóu) 荧光(yún) 庚子(n) 粲然(càn)C佃农(diàn) 溺死(nì) 迁徙(x) 窒息(zhì)D劳碌(lù) 慰勉(wèi) 蛮横(hén) 酸渍(zì)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泄气 建树 凌空 催枯拉朽B巨额 钞票 默契 眼花缭乱C潇洒 敦煌 娴熟 震耳欲聋D浩瀚 渗透 歼灭 白手起家3、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_说真话,讲真理,写真实的品德,在这位历史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风骨,也是我们为人和为文时最需要秉持的宝贵精神文学家,说到底也是历史学家。所以,文学家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章怀太子那句“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的箴言,是要谨记在心的。同样,有良知的文学家,也不应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闭上眼睛,躲进象牙之塔,玩弄风花雪月,而是应该不懈追求真知,始终关注现实。因为今天的现实,即是明天的历史,所有那些传之于世而不朽的小说名著戏剧经典诗歌杰作,无不具有历史价值,道理就在这里。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从古至今,都是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不看着谁的脸色来写作的。ABC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B春天到来,公园里游客如织,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D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词默写(1)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2)_,终为土灰。(龟虽寿)(3)亭亭山上松,_。赠从弟(其二)(4)剧哉边海民,_。(梁甫行)(5)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_,_。表明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同时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6)龟虽寿中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_,_;_,_。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后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_,_;_,_。(7)赠从弟(其二)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_,_!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8)梁甫行一诗中突出天下环境不一样的句子是:_,_。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凄楚的句子: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乙】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节选自吕氏春秋)注释高阳应:宋国大夫。室家:屋。生:湿。挠:弯曲。缘:根据。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止有剩骨 学无止境B汝心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若金汤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欲穷千里目 理屈词穷D何苦而不平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勤学苦练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甲】文“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笑”和“长息”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4甲乙两文都富有寓意,请概括两文共同的寓意。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1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2写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的目的是什么?3“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一句中加点的“总是”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4选文第三段用很多文字描写“我”对劳动的热爱,这样写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回答下面小题。【甲】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乙】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选出对这两首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甲】是一首绝句,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乙】是张养浩在赴任途中写的一首元曲。B【甲】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C【乙】诗中“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两句,写作者看到宫阙残破,倍感可惜。D【乙】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2用自己的话解释划线句子写的内容,并任选角度进行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七、作文(共40分)请以“我的学校”为题,介绍一下你的学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