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
-
资源ID:76523930
资源大小:27.2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俶尔(chù) 佁然(y) 奉壹(y) 幽邃(suì)B篁竹(huáng)清冽(liè) 翕忽(x) 为屿(y)C为坻(chí) 为嵁(kn) 寂寥(liáo)披拂(fú)D翠蔓(wàn) 龚古(gng)差互(c) 珮环(pèi)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帷幕 潮汐 雾霭 花香鸟语B悬殊 致密 凋零 偷偷摸摸C萌发 踪迹 追溯 草长莺飞D邀请 希疏 次弟 周而复始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让更多普通百姓的家底厚起来,让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一幅人民群众公平分享世外桃源的绚丽画卷。B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蜿蜒伸展,沿途阡陌相连,绿山相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C由于受到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沪、宁、杭等地的家禽生意无人问津 , 土鸡十元一只也没人买。D通过两周的学习培训,我真是豁然开朗 , 不仅学到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重新燃起了拼搏的雄心和对胜利的渴望。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无可奈何花落去,_。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忽如一夜春风来,_。山回路转不见君,_。散入珠帘湿罗幕,_。_,胡天八月即飞雪。_,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能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同“溟”,海B怒而飞:愤怒C志怪者也:记载D野马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翼若垂天之云 能以径寸之木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其境过清D其正色邪 货恶其弃于地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本文想象雄奇瑰雨,语言气势磅礴,富有浪漫色彩。C本文描绘出一幅大鹏变为大鲲,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D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文章为什么以此为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后者比前者早九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指开花日期,“前者”指抽青日期。C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3“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的原因是什么?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作用?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5本文的说明层次十分严密,请你加以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清晨入古寺”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B颔联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C尾联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为衬,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D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幽深寂静的境界,既抒发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之情,也表达出他建功立业的渴望。2结合加点词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联的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学常识填空。课文选自_,这是_的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对战国至秦汉间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七、作文(共40分)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多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