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76525507
资源大小:807.8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2023 年中考生物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对于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可以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共同的是()A祖先 B运动方式 C脑发育程度 D制造工具的能力 3、能说明血吸虫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是()A有口无肛门 B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发达 C消化器官很简单 D身体呈两侧对称 4、如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的所示结构 B结构分泌的滑液进入内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 C图中结构及其内外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 D结构可减轻运动时的摩擦与震荡 5、“芳林新叶催陈叶”。说明植物 A能进行呼吸 B需要营养 C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能生殖 6、下列哪一项不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A增加光照时间,利用相关照明设施 B增加农田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向农田输送二氧化碳 C合理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D尽力密植,让植物充分利用太阳 7、下列与人的生殖发育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 B生男生女是由父亲产生的精子决定的 C从受精卵到胎儿发育成熟在母体内大约需要 40 周 D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卵管 8、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到视野时,操作过程为 转动转换器 移动载玻片 转动粗准焦螺旋 转动细准焦螺旋 调节光圈 A B C D 9、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贮存时间,主要原因 A防止了水分散失 B减弱了呼吸作用 C减少了果皮损伤 D保持了适宜的温度 10、克隆小羊“多莉”长大了,它的相貌和哪只羊几乎一模一样()A供卵细胞母羊 B供核母羊 C代孕母羊 D其他母羊 11、海南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每到冬季,会有大量内地的退休老人到海南过冬,形如“候鸟迁徙”,有些鸟类的“候鸟迁徙”的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保护行为 D适应行为 12、有时出现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 A膈肌舒张 B膈顶部上升 C胸廓缩小 D肋骨间的肌肉收缩 13、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 储藏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B4 可在短时间内容纳大量食物 C3 没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D5 分泌的消化液将进入 4 14、大蒜素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下列关于我市名优特产-花官大蒜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蒜良好的品质既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 B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C不同品种的大蒜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D大蒜含有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5、要完成一个屈肘或伸肘的动作,最少要几组肌群的配合()A1 组 B2 组 C3 组 D4 组 16、酵母菌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中都不具有:A叶绿体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 17、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出现鼻炎或哮喘;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过敏反应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过敏反应是由于人体的()A免疫功能过弱 B免疫功能过强 C身体过于强壮 D身体过于孱弱 18、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A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 D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 19、如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中 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C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D效应器是指被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 20、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大约在 15 亿年前,真核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生殖方式出现了 决定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进步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A能够快速大量产生后代 B后代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 C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信息 D后代具有更广的分布范围 21、每年的 6 月 6 日是全国爱眼日,青少年要养成爱眼习惯、适度户外活动和科学防控近视。为了模拟近视的成因,某同学在烛焰和光屏之间放一个水透镜(用透明弹性膜盛水制作而成的一个水球),调整位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接着用注射器向水透镜注水,发现像变模糊了,这时应向_(选填“远离”或“靠近”)水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使像变得清晰。眼球中视网膜能感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2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疫苗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制品,在预防传染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8 年 7 月 15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随后,对有效期内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全部实施召回,相关责任人被依法严肃惩处。资料二:2018 年 8 月 13 日、14 日,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相维发生两次 5.0 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在免疫中属于_,接种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可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食物煮熟后食用和消灭蚊虫,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对动脉血管出血的患者,应立即在其伤口的_(填“远心”或“近心”)端止血急救。参考答案 1、A【解析】食物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直接吸收,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详解】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病人,采取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只有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才可作为营养液静脉输入。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被人体接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接吸收,需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可见 A 符合题意。故选 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情况。2、A【解析】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 正确;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B 错误;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C 错误;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D 错误。3、C【解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详解】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血吸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扁形动物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4、A【解析】图中关节囊,关节头,关节腔,关节软骨,关节窝。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A 错误;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进入关节腔内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B 正确;关节囊及其内外坚韧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C 正确;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关节软骨,可减小运动时的摩擦,D 正确。5、C【解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芳林新叶催陈叶”意思是树林里新生的树叶催换着旧的树叶,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故选 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6、D【解析】增加产量,也就是要提高光合作用,让光合作用制造出更多的有机物,可以采取增加光照,因为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密植,让土壤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7、D【解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据此答题。【详解】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结合的,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生命的诞生,A 正确;父亲能产生数量相同的两种类型精子,而母亲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B 正确;怀孕到 40 周左右(280 天),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人体胚胎发育从受精卵分裂开始到胎儿出生前,在母体内大约需要 280 天,C 正确;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知识点的情况,属于基础题。8、B【解析】视野物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物象小;而到视野物象位于视野中央,物象变大。【详解】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由视野到视野物象变大是换用了高倍镜。用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先移动玻片,使物象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此题中要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需要将载玻片向左上移动);然后转到转换器;换用高倍的物镜,视野变暗,转转换器调用大光圈;最后转到细准焦螺旋,使物象变清晰。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到视野时,操作过程为。故选 B。【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着重考查了高倍镜使用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技能,特别注意在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9、B【解析】水果保鲜除了保持水分外,主要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以降低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来达到保鲜的目的。【详解】利用呼吸作用原理来保鲜水果的方法主要有降低温度和降低氧气的含量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降低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来达到保鲜的目的。完好无损的新鲜水果常用保鲜袋包裹后,除了保持水分外,主要是通过降低氧气含量使其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就达到了保鲜的目的。所以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贮藏时间,其主要原因是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B 符合题意。【点睛】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上的应用,是学习的难点和考试的重点。10、B【解析】试题分析: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如图可知,A 羊提供了无核卵细胞,B 羊提供了细胞核,把细胞核移植到无核卵细胞中,使之融合成一个细胞,继续进行培育,发育成早期胚胎,再把胚胎移植到 C 羊的子宫内,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直至成熟、分娩、产出小羊多利。发育成小羊多莉的卵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 B 妈妈细胞的其他部分来自于 A 妈妈,卵细胞在 C 妈妈的子宫中发育生出来的小羊多莉几乎跟 B 妈妈一模一样原因是 B 提供的是细胞核,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因此小羊多莉几乎跟提供细胞核的 B 妈妈一模一样。考点:克隆技术 11、A【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A.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候鸟每年规律性的迁徙行为是鸟类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符合题意。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不符合题意。C.保护行为是进行地一系列保护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题意。D.适应行为是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满足各种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的行为,不符合题意。可见A 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2、D【解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详解】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可见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点睛】熟记吸气和呼气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3、B【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图中结构:1 是肝脏,2 是胆囊,3 是大肠,4 是胃,5 是胰腺,6 是小肠。据此解答。【详解】1 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贮存在 2 胆囊中,胆汁不含有消化酶,它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A错误;4 胃可以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B 正确;3 大肠没有消化的功能,但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C 错误;5 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即胰液,经十二指肠进入 6 小肠,D 错误。【点睛】明确各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4、A【解析】试题分析:大蒜良好的品质既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正确;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都是同一个物种,这体现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而不是物种的多样性,错误;不同品种的大蒜都是同一个物种,因此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错误;大蒜含有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中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它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等都是根吸收的,错误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5、B【解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至少在两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伸肘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躯体运动的形成。16、A【解析】酵母菌和动物细胞内都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是异养。17、B【解析】(1)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当免疫监视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通过分析可知,过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人体防御机能过强,而抵抗抗原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因此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免疫的功能。18、D【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筛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有机物的管道。多年生植物在有叶片时制造有机物贮存在体内,叶片脱落后动用贮存在体内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到相应的器官,维持生命活动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根吸收的是水分和无机盐;花瓣中没有叶绿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树皮中没有叶绿体,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故选 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本题难度中上,属于理解层次。19、C【解析】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不是位于小脑。【详解】A.测定反应速度时,需要被测试者的眼睛看着尺子下落,视觉形成的感受器在视网膜,视觉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故 A 正确;B.进行测试时,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最后求平均值作测试者的反应速度,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 正确;C、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而不是位于小脑,C错误;D、在测试中,测试者看见尺子下落后,迅速用手指捏住尺子,因此,在这个反射狐中,效应器就是被测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D 正确。故选 C。【点睛】根据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进行解答,注意与反射的内容进行结合。20、C【解析】由于有性生殖的后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携带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所以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21、靠近 感受器 【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详解】(1)用注射器向水透镜注水,导致水透镜变凸,焦距变小,清晰物像成在屏的前方,这时应向 靠近水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使像变得清晰。(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眼球中视网膜能感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感受器。【点睛】眼球的结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掌握。22、病原体 抗原 特异性 切断传播途径 近心 【解析】(1)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2)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详解】(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2)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食物煮熟后食用和消灭蚊虫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点睛】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