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 教学设计.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郑和远航 教学设计 郑和远航 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郑和远航 教学设计 篇1 课时目标: 1、初步理解文中几个重要的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读懂课文13小节内容。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壮观、宏大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郑和准备扬帆启航时的宏大场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405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明朝皇帝派出的使者率领27800多人,两百多船只,把中国的文明礼仪和各种珍贵的礼物带给了世界。世界因此知道了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这位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使者就是 2、这节课就让我们越过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生); 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生)。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对郑和和郑和远航有了哪些了解呢?谁来说说?(指名说)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码头 派遣 瓷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2)说说你还有哪一个词语读不准?指导读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遣'、"范'、"撕'。 (4)区别组词:拳( ) 遗( ) 增( ) 范( ) 券( ) 遣( ) 赠( ) 泛( ) (5)出示四字词,练读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说一句话。 2、理清课文条理 (1)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2)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哪几小节写的? (3)默读课文一到五小节,根据小标题: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给第一大段分层。 (4)课文1到5小节重点描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那么剩下的两小节又分别写了什么呢? 三、学习新课 1、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指名读) (一)、规模大 1、称之为顶峰,那是因为它是规模最大的,时间最长的,范围最广的。郑和远航,究竟规模多大,时间多长,范围多广呢?就让我们来到1405年7月11日,来到苏州府刘家河码头先去看看当年"扬帆远航'的场面吧!(打开书本)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2、交流。(指名说) 相机出示: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相机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 (1)同学们,这就是书上提及的"宝船',(出示图片)多么雄伟壮观啊!你知道为什么称它们为"宝船'吗? 大:这些宝船长约148米,宽60米。我们的教室长约8米,宽约6米,有我们这样的18间教室连起来长,十间教室并排着宽,大不大? 高:宝船不仅大,还很(高)!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同学们,我们的这栋大楼有三层,也就是说这些宝船的高度最少是我们这栋大楼的三倍多! 驾驶的人多:是啊,这些宝船需要两三百人驾驶,也说明了宝船的大。 乘坐的人多:可以乘做一千多人 设备先进: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2)像这样的宝船有多少艘?(62艘)一艘就这么大,六十二艘宝船,多庞大的船队啊! (3)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随行!他们分工明确:(出示其他船只图片)有作战的战船,有负责装载粮食的粮船,有运输淡水的水船总共二百多艘,组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的船队。(看图) (4) 谁来读读这雄伟壮观的场面?(指名读) (5)透过这些宝船,透过这支船队,大明朝的雄厚实力清晰可见。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十分(骄傲)。让我们骄傲地来介绍这只船队!(齐读第二节) 还从哪里看出远航规模宏大? 相机出示: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4、600多年前的中国就有如此规模宏大的船队,真是让人叹服啊!让我们再次骄傲地说(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5、带领这样规模宏大的船队出使西洋的就是郑和。 出示句子: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 (指名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样子?(高大、神气、身材魁梧、威风凛凛) u 这么威风凛凛的郑和,谁能把他读出来!(指名读) (二)时间长 (1) 过渡:就这样,郑和率领着这支规模宏大的船队扬帆启航,开始了第一次远航。(板书:规模之大)这样的远航共有几次?七次远航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快速浏览文章。 (2) 指名交流。 (3) 历时28年,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之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4)最后一次远航,(出示资料)。 (三)范围广 范围广又从哪里看出来呢?(板书:范围之广)看地图,这就是郑和所到之处,范围之广也是史无前例的。 (四)、升华感情 七次远航,郑和从意气风发的壮年变成了一个鬓发全白的老人。虽然在最后一次远航的归途中,郑和病故他乡,退下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他为航海事业所做的贡献功在千秋,永远不会被磨灭。同学们,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 四、小结 28年间,郑和船队航行了10万多公里。这在当时是无人能及的。(出示资料学生自读)他开创了航海事业的先锋。此时此刻,我们不得不再次骄傲地说:(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板书 扬帆启航 (1-3) 10、郑和远航 第一次远航(详写) 友好交往 ( 4 ) 战胜凶险 ( 5 ) 其余六次远航(略写) 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顶峰 郑和远航 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案背景 教学对象:五年级小学生 学科:小学语文 课时:第1课时 二、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 第11课 郑和远航 三、教材分析: 郑和远航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四、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能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3、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三题。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良好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世界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网上浏览法:从网上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条件。 2、成功激励法:在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后,引导其他学生评议、激励。 3、朗读指导法:学生任意选择课文段落朗读,通过练习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合作学习法:利用对话窗口,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开展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抓住趣味点,引入新课题: 1.请问同学们:你知道哪些世界著名的航海家?百度搜索: baiduimagect=202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pn=61 其中1492年发现新大陆-美洲的航海家是谁?从亚洲的中国出发,远航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的航海家又是谁? 2.引入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大家都为我国有郑和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写这位彪炳史册的航海家的。 板书课题:11、郑和远航。 3.启发学生提问: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资料?请大家作个交流。 5.补充介绍郑和的资料:(投影显示) 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入宫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 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解除障碍点,顺畅阅读: (一)生字词 1.出示生字新词: 派遣 魁梧 健步 浩浩荡荡 赠送 丝绸 瓷器 名扬海外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a、指名读,相机正音。 b、这些词语,你能在课文中理解它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交流。 2. 将上述词语放入三个方框中。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些词放在三个方框中,分成这三类呢?试试为每一类有关的内容加个小标题。(扬帆远航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 (二)朗读课文,指名读、小组读和齐读相结合。 1.理解词语: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郑和远航,如万里无云,镇定自若等,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二)再读课文,思考:假如让你把课文分成两段,你会怎么分?请速读思考。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四、精选课文段落,品读感悟真谛: 1.自由读1-3自然段,你从哪里体会到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远航?在书上圈圈画画。 2.交流:(人多、分工明确、"宝船') 出示:"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船大:引导从数字体会宝船的大(与学校操场相比较,想象宝船的"雄伟壮观',通过朗读读出) 先进:配备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宝船上装载着丝绸、瓷器、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珍贵物品。) 组织严密、配套科学:(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观看一些船队的图片:百度搜索 baiduimagect=202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pn=61 3.此时的郑和,站在指挥船上,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读第三小节,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郑和?用成语来形容。 4.郑和的决心、信心、勇气都凝聚在了两个字上"启航'!谁来读出郑和的雄心壮志! 5.让我们超越时空的界限,回到当时,和郑和一起扬帆起航!(观看启航的视频) 百度搜索: 你的心情怎样?好,拿起书,把你的感情全投入到朗读中去吧!齐读第三小节。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关题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2.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预习导航: 1.熟读课文。2.收集郑和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郑和远航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了解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郑和远航。 3.郑和远航虽然已经过去了600多年,但是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课文第七自然段给予了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出示第七自然段)一起读一读。 你也来当个小小评论家,说说郑和远航是一次( )的远航。 二、细读研讨,走进课本: (一)总结"友好交往',感受中国魅力: 1.刚才同学们还说到,这是一次"友好之旅',友好在哪儿呢?默读第四小节,看看又哪些画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他们会说些什么? 2.交流:你看到了哪个画面,有感情的读一读。 欢迎:如果你是各国君臣,你会怎样欢迎郑和的船队? 惊叹:如果你是当地的老百姓,你会怎样赞叹郑和的船队? 互赠礼品:观图,中国的丝绸、瓷器 百度搜索: 202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 202326592cl=2lm=-1ie=gbkfm=hao123 3.补充材料:郑和和西方航海探险家比较有本质的不同。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欺诈、领土扩张,以达伽马为例,1502年他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伽马下令抢光船上的财物,船上700多人全被烧死,西方的不少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 4.小结:郑和远航的目的是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友好之旅。 郑和远航 教学设计 篇3 教学思路说明: 本课叙事性强,气势恢宏、视野开阔、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目标是流利地朗读全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教学重难点,文章以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为主要内容,理清脉络,做到熟读复述,这是本文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历史意义。 一、 "以情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望 郑和是一个世界闻名的航海家,更是一个民族英雄。针对学生喜爱英雄、崇拜英雄的特点,创设自由自在的氛围,精心设计导语,叙述英雄的故事,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引导学生自主解题,带着问题朗读感知课文,有助于学生快速抓住课文内容。 二、紧扣结尾,感悟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文本交流 本文结尾处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郑和远航的意义和影响。教学可以以此为突破点理解课文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细读感悟,加深理解。 贾志敏老师说得好"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就要求教师要伴着学生学海泛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感悟语言,体验阅读的快乐。 三、想中感悟,在复述中领略阅读的升华 第三、四、五自然段,既有人物刻画,又有壮观场面描写,还有故事,在文本阅读中渗透练习要求,在熟读巩固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文意,大胆拓展,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由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你们知道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 对,是哥伦布,而早在明代,我国就有一位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九十多年!他就是板书"郑和',他是怎样去那么遥远的地方的,读课题-"郑和远航',此次航海历时久远,几乎耗尽郑和毕生的时间,远航给中华文化历史留下了灿烂夺目的一笔,生读课题"郑和远航' (设计意图:读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对课题的意思进行了初步的解析) 二、 了解历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书上这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交流,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1)指名读句子。教师圈划"大'、"长'、"广'、" 顶峰'。 (2)"顶峰'是什么意思。(山的最高点) (3)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二) (4)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设计意图:这一句揭示了郑和远航的巨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郑和远航一事的强烈好奇心。本课抓住这一句进行以点到面的分析。学生也能够根据规模、时间、范围三方面有序地学习。) 3、解读"规模大' (1)、导语:为什么说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呢?我们首先学习体会到郑和远航的"规模大',请大家默读课文,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规模很大?请把它划出来。 (2)、交流: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 (3)用笔圈出这段话中的数字。 (4)学生说体会。(可体现出"宝船'的大。) (5)点拨: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要点:a、这些船大,雄伟壮观,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让我们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幢教学楼来作比,宝船大概有这么大:两个五层楼叠起来的高,五幢教学楼连起来那么长,十座教学楼那么宽。包船真的是非常雄伟壮观啊。) b、船上有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理解"罗盘') c、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等。 (6)点拨:船如此装备齐全、华丽雄伟,又如此多,可见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是用什么方法来加以具体说明的?(列数字)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抓住数字仔细体会,把握宝船的特征。) (7)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把句中的数字读好,突出宝船气势的雄伟。) (8)除了船多,你还从哪看出这次远航的规模很大? (随行的人多:上面载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送行的人多:人山人海。) (9)你们看,连明朝的皇帝也参与了,足见它规模之大啊!如此规模的"宝船'队将扬帆破浪,你能看到此时郑和的样子了吗?(学生想象练说。) (10)是呀,郑和就这样意气风发地指挥船队"扬帆启航'了。(板书:扬帆启航)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自主读文、想象练说,抓关键句、重点词体会感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规模之大。) 4、解读"时间长'、"范围广' (1)、导语:从哪里体会到郑和远航时间很长、范围很广? (2)、交流出示: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3)、自由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师小结: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从中国太仓到非洲东岸,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航海事业,他把中国的古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他真不愧为一位顽强探索的伟大航海家。 (5)、指导朗读。 5、解读"友好交往' (1)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那么他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呢?(板书:友好交往)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四自然段,然后用简洁的话来说一说。 (2)指名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 (3)出示"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个个惊叹不已。'再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友好交往。) (4)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友好往来。')齐读。 (设计意图:郑和远航是一次和平之旅,友谊之旅,必须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在想象中体会,在对比中领会。) 6、解读"战胜风险' (1)郑和远航是一帆风顺的吗?看看郑和在第一次航海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郑和又是如何克服的? (2)交流(风浪,海盗) 出示"在大海上,化险为夷。' (3)男同学读第一句到第三句。 男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风浪的凶险) (4)自己再读读,说说哪些词语表现了风浪非常的凶险?("脱僵的野马'、"咆哮'、"呼啸') (5)请大家留心"扑'这个字,为什么要用"扑',你们能体会到什么? (6)除了险恶的风浪,还有什么其它的危险?(还有海盗的袭击) (7)请男同学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要把惊心动魂的场面表现出来。 (8)面对如此险境,郑和的表现又是如何呢?请女同学读第四句。女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郑和从容镇定、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富有智慧) 补充资料:郑和第四次远航在印度洋里遇到了飓风的袭击,船员们被掀得东倒西歪,船有的断杆,有的漏水,有的被打散,船员们都很恐惧、绝望,但郑和沉着镇定,鼓励船员和士兵不要畏惧、退缩,终于度过了危机。 (9)有这样镇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领导者,还惧怕什么?让风浪来得更猛烈些吧! (设计意图:郑和下西洋的艰难是本课教学重点,此处,通过补充资料,学生大胆展开想象,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在航海过程中风浪之险恶,对体会郑和的智勇双全和郑和勇于探索的航海精神提高感性认识。) (10) 过渡:郑和还遇到了什么困难?郑和又是怎样克服的? 交流:遇到海盗,郑和用得当的办法制服、俘虏了海盗。 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郑和不怕艰险,机智勇敢) (11)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开阔了眼界。' (12)、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最后一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下文朗读,从中再次感受他强烈的人格魅力,以至对他产生强烈地钦佩之情,也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子孙而骄傲、自豪。) 三、依据标题,指导熟读复述。 1、郑和远航一共有七次,而课文重点描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景,让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历史性的一幕吧! 2、请大家默读课文,在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前,分别标上小标题:"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风险'。根据板书的小标题,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3、同桌互说,指名说,评价。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不仅回过了历史,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课外拓展,升华学生情感。 1、我们似乎也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出示航海路线图,在众多的欢呼声中"扬帆启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往',一次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此时此刻,面对着身着袍衣,手握图卷,神情坚毅,目光坚定,眺望远方的郑和。你想说什么呢?请同学们记下你们汹涌澎湃的情感。(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学到这里,学生已对郑和产生了浓烈地崇敬之情,此时播放音乐,感情会得到升华,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思绪就会滚滚而来。) 2、小结:说得多好啊!郑和远航让中国名扬海外,如今的我们,应努力学习,学习这种开拓进取,勇于探究的精神,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郑和远航。 (设计意图:最后再次朗读课题,凸显文章的中心,将学生的情感升华与迸发。) 五、作业 搜集资料,向别人介绍郑和的事迹,介绍他的远航壮举。 五、板书 扬帆启航 郑和远航 友好交往 战胜风险 郑和远航 教学设计 篇4 :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03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苏教版)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补充板书:26 郑和远航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 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 练读词语。(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反馈,交流。 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板书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26 郑和远航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郑和远航 教学设计 篇5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 出示2023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2、出示课题 郑和 远航 简介郑和的生平 3、讨论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1)本篇课文写郑和什么时候远航?从哪儿出发?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去? (2)郑和带了哪些人、哪些物去远航的? (3)远航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 (4)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默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凭借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理解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 3、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4、朗读思考曾提出的相关问题 5、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1)扬帆起航(2)友好交往(3)战胜凶险 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 三、紧扣结尾,品读感悟,情文相生。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3)自主思考,同桌间交流。 (4)交流阅读收获。 (5)抓住相关词语,朗读体会对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的赞美和对郑和"顽强的探索精神'的赞颂。 7、精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来,用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2)四小组讨论交流:场面之壮观,规模之宏大。 (3)指导朗读,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4)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用o圈出来。指名回答后读第三自然段。 (5)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6)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7)指导读图: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8)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 8、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2、搜集和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郑 和 远航(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扬帆启航 人多 人山人海 (宝船) 船大 雄伟壮观 船队 浩浩荡荡 郑和远航 教学设计 篇6 :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984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南通市跃龙桥小学李春宝 设计理念 课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情;课后以情促趣,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拓展深化。通过“读”与“说”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激趣质疑 过渡,出示世界航海家日志里的一段描述。(有关说明郑和远航意义的文字) 1、读了这段简洁的描述,关于郑和远航,你最想具体了解些什么呢?(教师相机帮助总结) 2、你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这个问题好好读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