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题-3.1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选择题+答案2022-2023学年.docx
-
资源ID:76721790
资源大小:58.7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题-3.1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选择题+答案2022-2023学年.docx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题-3.1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选择题+答案模块三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组卷代码说明考试类别1-理论题、2-技能题试题难度系数1-很容易题、2-容易题、稍难题考核点代码C11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C12原理及简要分析C13 知识运用与简单计算31 常用放大器及应用选择题题号答案试题解析组卷代码类别难度考点1.D共发射极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公式该表达式中,与Au相关的有RL、RC 、,及rbe(其大小与IEQ相关),与输入信号大小无关。11C112.C画交流通路时,直流电源和电容视为短路,电感视为开路,其他元件保留。11C113.B三极管是非线性元件,为实现正常的放大,必须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避开非线性(含死区)。12C114.A直流电源是所有放大电路能量的来源11C115.B,计算出电压放大倍数是10000012C126.C分压式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13C127.B阻容耦合放大器是靠电容器与后级输入电阻来实现耦合,而电容器的特性是隔直通交。12C118.C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极性相同,电压幅度也近似相等12C129.A为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要求直流分量应大于交流分量,才能保证电路的动态范围。12C1110.B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相位相反22C1111.D直接耦合放大器的缺点有: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和零漂。11C1212.D一个设计完好的电路,其三极管的值和死区电压及信号频率都是确定的,而环境温度是变化且不受控。11C1213.A分压式偏置电路属于共发射极放大器,其输入输出信号相位相反,图中的失真发生在正半周,对应到输入端是为负半周,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峰值时使三极管进入了截止区,所以说电路的Q点过低。13C1214.D耦合电容的作用是隔断前后级的直流成分,只让交流信号通过。12C1115.D 差动放大器的作用是抑制零漂12C1116. D差模信号是有用的信号,共模信号是干扰信号。13C1217.C 差模信号是有用的信号,共模信号是干扰信号。13C1218. D理想集成运放的输入电阻,而输入信号为有限值所以有12C1119.B直流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工作点,交流负反馈改善电路的动态性能。12C1120.C电流负反馈取出的反馈信号是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图C、D中,R3两端的电压为反馈信号,而该电压等于,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串联反馈,其反馈信号不直接引入到信号的输入端,图B、C中信号是由同相端输入,而反馈信号引到反相端。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是图C13C1221.D电流负反馈取出的反馈信号是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图C、D中,R3两端的电压为反馈信号,而该电压等于,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并联反馈,其反馈信号直接引入到信号的输入端,图A、D中信号是由反相端输入,而反馈信号引到反相端。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是图D13C1222.B电压负反馈取出的反馈信号是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图A、B中,反馈Rf右端直接接在输出端,反馈信号与出电压成正比。串联反馈,其反馈信号不直接引入到信号的输入端,图B、C中信号是由同相端输入,而反馈信号引到反相端。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是图B13C1223. A电压负反馈取出的反馈信号是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图A、B中,反馈Rf右端直接接在输出端,反馈信号与出电压成正比。并联反馈,其反馈信号直接引入到信号的输入端,图A、D中信号是由反相端输入,而反馈信号引到反相端。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是图A13C1224. A记住反相比例放大器的结构。信号由反相端输入,负反馈电阻直接接在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12C1225.B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f、反馈系数F之间的关系是11C1326.C 电压跟随器的输入输出电压相位相同,大小相等。只有同相放大器才可能满足以上两个条件。11C1127.B最后一级放大器的接法是电压跟随器,其连接特点是:信号由同相端输入,将输出信号全部反馈回反相端。13C1228.BA1级是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其电压放大倍数13C1329.C本电路是多级放大器,A1与A2级均为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级,最后一级是电压跟随器,各单级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5、-3、1;电路总放大倍数为各单级电压放大倍数之积,其结果是1513C1330.C减法器的信号分别由同相端和反相端同时输入11C1231.C甲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为30%,乙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高达78.5% 11C1132.A甲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为30%,乙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高达78.5% 11C1133.C OCL功率放大器由正负对称双电源供电,中点电位是是0V11C1134.DOTL功率放大器由单电源供电,中点电位是是Ec/211C1135.B复合管是为了解决大功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过小。构成复合管的条件是:参与复合的三极管的各极电流不能相互抵触,如A图中,第一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是流入,而第二只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也是流入,是相互抵触的。12C1236.C乙类功率放大器虽然效率最高,但功放三极管静态时工作在截止状态,当输入信号幅度小于死区电压时,将无法被放大,产生交越失真。11C1137.D调谐放大器具有选频特性11C1138.C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电压负反馈减小输出电阻12C1139.D反馈支路中有电容器,所以是交流反馈,左端接在输入端是并联反馈,右端接在输出端是电压反馈12C1240.A负反馈只能改善由放大器产生的失真,对信号自身的失真无能为力。12C1241.C交越失真发生在正负半周相交的时候,产生原因是:输入信号的幅度小于三极管的死区电压。13C1242.CLC并联/串联谐振时对外均呈电阻性,回路两电压与回总电流的相位相同。11C1143. C 集成运放的输出级采用互补对称功放,输出级要求要有一定的功率。11C1144. B 本电路是减法器,输出电压是同相端输入电压,是反相端输入电压,Rf是本电路中的R313C1345.B本电路是反相加器,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Rf是本电路中的R4,R1是本电路的R2和R313C1346.C过零比较器是任意电压比较器的特例。13C1247.D单调谐放大器对频率为f0的信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而对远离f0的信号,其电压放大倍数急剧减小。12C1248.C单调谐放大器实现选频能力是靠LC并联回路来实现 11C1149.C温度变化是产生零漂的主要原因11C1150.D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0取决于选频网络的参数12C1151.C 集成运放内部是直接耦合放大器,而输入级是产生零漂最严重的部分,所以要采用差动放大器。11C1152.B 负反馈能展宽放大器的通频带11C1153. A本电路属于共发射极放大器,其输入输出信号相位相反,图(a)中的失真发生在负半周,对应到输入端是为正半周,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峰值时使三极管进入了饱和区;图(b)中的失真发生在正半周,对应到输入端是为负半周,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峰值时使三极管进入了截止区13C1254.C三种组态的放大电路相比,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最大、输出电阻最小12C1155.D负反馈让放大电路的净输入量减小12C1256.B乙类功放的最大输出效率为78.5%11C1157.B克服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的交越失真的有效措施是为功放管加上合适的偏置电压12C1258.B负反馈能展宽电路的通频带、降低电压放大倍数、减小由放大器产生的信号失真。11C1259.A功放电路的激励级采用的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倒相功能,功放级采用共集电极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相位相同。12C1160.D甲乙类功率放大器能消除交越失真,且效率比甲类要高。11C1161.D减小交越失真的方法:让功放管静态时工作在微导通状态。11C1162.C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出电阻;串联负反馈能增大输入电阻12C1263.C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倍数将降低11C1164.ALC振荡器由具有选频特性的正反馈网络和放大器组成。12C1165.C幅度平衡条件是:11C1366.B反馈的极性分正反馈和负反馈11C1167.BR4属于电压并联交直流负反馈,将使电压放大倍数减小。12C1268.CRf是电压串联负反馈11C1269.A放大器引入负反馈之后,放大倍数将减小12C1170.B本电路是反相比例放大器,输入电压-10V,代入公式求出RX(公式中的Rf)即可12C1371.A负反馈对放大器只能减小非线性失真,而不能消除非线性失真。11C1272.D电压负反馈减小输出电阻,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11C1273.C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和减少输出电阻,所以可以提高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12C1274.BOTL电路计算功率的公式是21C1375.D复合管的电流放大系数是参与复合的所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之积。11C1376.C双调谐放大器是利用原边回路的并联谐振、副边回路串联谐振来实现选频的。11C1277.D差分放大电路用恒流源代替电阻Re是为了提高共模抑制比,同时获得较大的动态范围。13C1278.A画出电路等效图如图所示,图中E代表放大器的输出信号,Ro是放大器的输出电阻,由此利用分压公式可求出Ro的值。13C1379.A本电路是同相比例放大电路,根据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关系的公式:,将Rf=50k,R2=50k,ui=2V代入公式计算得u0=2V12C1380.C分压式偏置电路能自动稳定电路的工作点,保证电路性能不因更换三极管而受到影响。12C1281.D引起交越失真的原因是晶体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12C1282.C共发射极电路对电压、电流均有较高的放大倍数;共基极电路对电压有较高的放大倍数,但对电流无放大能力;共集电极电路对电压无放大能力,但有较强的电流放大能力。三者都具有功率放大作用。11C1283.B饱和状态相当于开关闭合,其条件是:Ube大于死区电压且Uce电压小于Ube电压11C1284.D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大,可以减轻信号源的负担11C1285.C差分放大器的作用是抑制零点漂移11C1286.C放大器是把直流电源的能量转换为交流电能12C1287.A直流放大器的主要放大对象是变化缓慢的直流信号11C1288.B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由于静态时,功放管中有较大的电流,所以效率最低。11C1289.D复合管是为了解决大功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过小。构成复合管的条件是:参与复合的三极管的各极电流不能相互抵触,。12C1290.C串联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11C1291.A品质因数越高,选频曲线越尖锐,选频能力越强11C1292.D调谐放大器中采用中的电容的作用是防止产生自激振荡11C1293.B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增大。11C1294.C振荡器相位平衡的条件是12C1295.A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公式为11C1196.A零点漂移经多级直流放大器后,在输出端变得越来越大。11C1197.B由于零点漂移的变化缓慢,相当于直流信号,耦合电容具备隔直通交的作用,所以不能传到下一级放大器。12C1198.c直接耦合放大器的缺点有:前后级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和零漂。11C1299.C直接耦合放大器的输入端产生零漂对电路的影响最大11C11100.C差分放大器的作用是抑制零点漂移11C11101.D集成运放的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11C11102.A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的结构是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从反相输入端输入 11C12103.D运放引入深度负反馈后:具备“虚断”和“虚短”两个特征。11C12104.C直流放大器对交直流信号均能放大11C12105.B记住三类功率放大器的效率11C11106.A单管甲类功率放大器由于静态时,功放管中有较大的电流,所以效率最低。11C11107.B单管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半个周期的信号,且有交越失真。11C11108.C交越失真发生在正负半周相交的时候,产生原因是:此时输入信号的幅度小于三极管的死区电压11C12109.B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通过功放管的电流控制作用,将电源供给功放管C极的直流功率转换成交流功率12C12110.A乙类功率放大器静态时功放管处于截止状态,不消耗能量。11C13111.BOTL电路计算功率的公式是12C13112.C功放管静态电流太小会引起功放级输出波形产生交越失真13C12113.A共发射极放大器,其输入输出信号相位相反,输出波形失真发生在负半周,对应到输入端是为正半周,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峰值时使三极管进入了饱和区;输出波形失真发生在正半周,对应到输入端是为负半周,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峰值时使三极管进入了截止区12C12114.A共模抑制比是差分放大电路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它反映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12C12115.C差分放大电路的作用是抑制零点漂移12C12116.COCL功率放大电路采用的电源是两个电压大小相等且极性相反的正、负直流电源。11C12117.C双调谐放大器的最坐工作状态是临界耦合状态11C11118.A多极调谐放大器总增益为各级放大器增益的和11C11119.A串联谐振也叫做电流谐振11C11120.ALC串联谐振回路中,当信号源的频率小于谐振频率时则电路呈容性,反之呈感性。12C11121.C自由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主要由LC的参数决定11C11122. D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中R1开路后,信号无法到达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不能构成放大器。12C12123.BOCL采用直接耦合输出,所以低频特性比OTL更好12C12124.BRC串并联振荡器是低频正弦波振荡器11C11125.C放大电路要正常放大信号,必须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及信号能否正常从输入端到达输出端(动态是否正常)。图A中C2将输出信号短路了,RL上没有信号电压。图B中,在交流通路中,RL两端均接地了,无信号。图D中,PNP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12C12126.D振荡产后生的条件是同时满足相位平衡与幅度平衡,图A中反馈信号无法到达输入端。图B中,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CE极被线圈短路)。图C中同名端错识。12C12127.C共集电极放大器的输出电阻较小,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21C11